如何飼養鷯哥

  鷯哥善鳴,叫聲響亮清晰,能模仿和發出多種有旋律的音調,經過訓練還能模仿人語,以及學唱簡單歌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鷯哥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鷯哥的方法

  1、鷯哥可用中型或大型籠飼養。籠內需備容量較大的飲水缸和食缸,棲木離籠底的高度不要太高。

  2、鷯哥的飼料可以用蛋米或以雞飼料為主,並伴供大米飯、麵條、豆腐等,外加適量瘦肉末、蝦、小魚、炸蜢隔日供應少量水果如蘋果、香蕉、葡萄,對青椒、紅椒、熟地瓜、熟南瓜也喜食。

  3、鷯哥喜歡水浴;但在天氣寒冷地區過冬時要注意,需在環境溫度15℃左右、無大風的天氣情況下方可進行水浴。由於鷯哥食量較大,大便也多,在水浴同時要清理清洗鳥籠

  4、夏夭更應口除2次,以保持清潔。早春和冬季應加罩籠衣,放在溫暖環境中過夜。此鳥還有蒙著報紙睡眠的習性,因此晚上在籠’卜要放張報紙。

  鷯哥的生活習性

  鷯哥常聚3~5只的小群活動,冬季則多整合10~20只的大群。社會性行為極強,若其群中的一隻鳴叫,其他鳥則長時間地在附近徘徊鳴叫。鳴聲清脆、響亮而婉轉多變,繁殖期間更善鳴叫,常常彼此互相呼應。多變,而且能模仿其他鳥類鳴叫、甚至學會簡單的人類語言。

  主要以蝗蟲、蚱蜢、白蟻等昆蟲為食,也吃無花果、榕果等植物果實和種子。嗜吃野果。果樹上的果實成熟期間,尤其是無花果或類似多果肉的果實成熟季節,常和其他嗜吃果實的鳥類大群光臨。也兼吃昆蟲,如蚱蜢、白蟻等。

  鷯哥的生長繁殖方法

  鷯哥的繁殖期為每年的4~6月。營巢於喬木上和懸崖上,常成對或2~3對在同一樹上或鄰近樹上繁殖。巢位多選擇在死樹或腐朽樹木上的天然樹洞中,常常利用舊巢,也能用嘴將小的洞口擴大和清理出洞內的木質。巢內有時墊有枯草葉、羽毛和蛇皮,有時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3枚。多為3枚。卵藍綠色,有時被有深栗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33~38mm×24~26mm,平均36.5mm×25.5mm。

  鷯哥的飼養注意事項

  1、買鷯哥買三週齡的最好,不容易夭折,而且也不會怕人,因為在一路顛簸後體質差的早夭折了,再減去火車上的幾天時間,那鷯哥捉來時的時間是2周左右。正是認人的最佳時間,所以不會怕人。而且挑選鷯哥時,儘量挑雙腳發黃的,耳垂小的***耳垂小的不一定是母的***。生得越高越好,越翹越好,因為越翹,耳朵越小,自然越聰明,還又要注意的是,挑肛門周圍乾淨的,這說明這鷯哥消化系統好,不容易拉稀。

  2、公母都有優點,母的不會學雜口,但毛色相對雄性來說來的差,但學口清楚。無大清早亂叫的煩惱,公鷯哥說話比母的響亮,毛色亮,耳垂大,夠漂亮,個大在籠中相對母的要好看,但雜叫太煩。吃得多,拉的多。雌雄的學話能力都差不多。

  3、挑鷯哥時,用手拍打籠子,不跳,兩眼炯炯有神的為好,再捉出來,身上羽毛不要掉的太多,否則容易夭折,

  4、吃食,不用吃的太好,2元一斤的就可以了,每個星期2個蛋黃,蛋殼不要倒掉,隨蛋黃放在一起給喂,一天4條大炮蟲,最重要的是,每天一個蘋果,一年365天不要間斷,這是保證毛色的最重要因素,其他水果如生梨,甜梨,地梨,都是很好的輔助飼料。

  5、洗澡,鷯哥天生愛乾淨,一天洗一次是必要的,那樣不但毛色好,而且對小鷯哥來說,容易發口說話,一般雛子鳥都不太會洗澡,可以試試看把籠子放入浴盆裡,如果亂跳,就試著在它身上噴水,經過點時間,就會慢慢下水洗澡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會下水洗澡的鳥,最好是鷯哥,把小鳥放在旁邊讓它看著學,這樣很快就可以學會了。

  6、學話,最好早上6點開始,由一個女士,反覆說一個詞,不要變換,一開始以簡單為宜,如“你好”等,女生的聲音較高,較細,鷯哥學會後說起來好聽。在教之前,在旁邊手拿它喜歡吃的東西,一邊說一邊敲打籠子,當它開始慢慢開口了,就獎賞它吃一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條件反映。下午5點再一次,大概1個星期就可以學會第一句話了,但學會後要鞏固,不建議用磁帶教,因為磁帶教出來的鳥,不會跟人口,像背書。鷯哥特別容易在換毛時丟口,之前學的話,會忘了一半。別把鷯哥掛在室外,容易學髒口。

  7、鷯哥不應該一直放在籠子裡,要讓它學會在人手中玩耍,這樣就可以向雜技方向發展,而且可以鍛鍊它過籠的能力,換洗澡籠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