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常見的疫病和防治
鸚鵡常見的疾病有哪些,鸚鵡得病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更好的防治鸚鵡的病情,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鸚鵡得病的原因
由於大部份被作為寵物飼養的鸚鵡, 因為長期被困在空間不大的籠內, 沒有飛翔的機會以致運動不足。另外, 只吃飼主為它編定的食物, 很難達到營養均衡的效果。它們的體質相比起野生的同類, 自然是差了。
倘若我們對其管理不善, 例如營養不良、飢飽不勻、飲水汙染和籠具積聚細菌等, 都會直接導致鳥兒患病。大家都知道, 對病鳥的診治是件很難的事。判斷症狀要準確之外, 藥物份量的掌握更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由於現時大部份用以治療細菌感染疾病的藥都是些抗生素,若份量重了, 病鳥體質接受不了就會迅即死亡! 如份量太輕, 細菌未能被徹底消滅而產生了抗藥性; 那就更難把疫病治癒。另外, 一般患了病的鸚鵡都不肯飲食, 體內能量有限, 亦無法從靜脈去直接補給能量。因此若我們平日不作細心觀察, 不掌握它們的基本生理常數。就往往會在它們發病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它們患了病。延遲了醫治, 對病鳥更加不利!
鸚鵡常見的疾病
一。 呼吸道疾病***1*** 感冒
起因與症狀: 主要因風寒造成, 近年研究亦發現可經由病毒引發。病鳥出現精神萎靡不振, 呆立於棲木上, 呼吸急促, 羽毛逆立; 重病時鼻孔會被粘液阻塞而張嘴呼吸。
防治的方法: 先將病鳥置於溫暖的地方, 避免吹風。在病鳥的飼料內加入蛋黃粉, 在食水中加長效磺胺, 每10ml飲水中, 加1/10片, 一日換兩次。如鼻孔塞了, 可用衛生紙搓成幼條, 通入鼻孔捻出粘液, 用紙條沾些植物油插入其鼻孔; 使其呼吸暢順。
***2*** 肺炎
起因與症狀: 患感冒後未注意保溫和及時治療, 或較長時間受風寒所侵襲, 都會使鳥兒患上肺炎。病鳥神情呆滯, 經常把頭伸入翅膀下, 羽毛逆立; 其體型呈一圓球狀。呼吸急促,身體隨呼吸而起伏, 沒有食慾; 死亡率高!
防治的方法: 儘量將病鳥移到溫暖避光之處, 並注意替其病鳥保暖。滴喂25%葡萄糖水,每次0.5ml – 1ml 。在葡萄糖水中加入 2-4 mg 的土黴素, 一日兩次, 連喂5天完成一個療程。如及早發覺並作出治療, 是可治癒的。
二。 消化道疾病
***1*** 腸炎
起因與症狀: 由不潔的飼料或飲水引起。一般染病後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時作排便狀, 糞便粘稠並會粘在肛門附近。嚴重時會出現便血的情況, 病鳥迅速消瘦, 體重減輕。
防治的方法: 注意日常飼料和飲水的清潔。飼料和飲水應每天更換, 盛糧器和盛水器要天天清洗。飲水應用已煮沸或淨化的水, 切莫直接用水龍頭水。將病鳥移到溫暖處, 並注意替其病鳥保暖。 滴喂25%葡萄糖水, 在葡萄糖水中加入一小粒食鹽, 每日兩次, 每次0.5ml – 1ml 。初病的鳥可在糖水中加入藥用碳片粉末 10-20 mg, 重病的就要加入痢特靈 0.2-1 mg , 連喂3天后, 病鳥如能自行飲水就將上述二藥增加兩倍份量溶入盛水器中。有藥的水要每天更換兩次, 並經常攪動減少藥物的沉澱。也可每天喂病鳥食少量大蒜蓉去治療腸炎,每天餵食兩至三次。在夏天用紅茶代替飲用水, 亦可減少消化道病的發生。
鸚鵡大腸桿菌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小鸚鵡感染大腸桿菌病比例高於成鳥。大腸桿菌病在臨床上有多種病型,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糞便。最急性型的病例常不見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病程較長者表現為食慾不振,飲欲大增,劇烈腹瀉,糞便為粘液或血膿狀,消瘦、脫水。大腸桿菌病常可引發膽囊炎、心包炎、肺炎和胃腸炎等,最後病鳥因衰竭而死。大腸桿菌病的治療:對病情嚴重者肌肉注射卡那黴素或慶大黴素,病症較輕者可內服痢特靈、土黴素、強力黴素或呋喃類與磺胺類藥物。此病多發於夏季,應特別注意環境衛生,每天清掃地面,噴灑新潔而滅等。加強籠舍通風;對棲杆、巢洞、飲水器具等應堅持用84消毒劑浸泡***半小時***消毒;夏季在飼料中新增少量土黴素或強力黴素等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