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黃粉蟲

  粉蟲可以代替蚯蚓、蠅蛆作為黃鱔、對蝦、河蟹的活餌料。黃粉蟲營養價值很高,據報道,黃粉蟲含蛋白質47.68%,脂肪28.56%,碳水化合物23.76%。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黃粉蟲的飼養方法。

  黃粉蟲養殖技術簡單,一人可管理幾十平方米養殖面積,可以立體生產。黃粉蟲無臭味,可以在居室中養殖。成本低,1.5~2千克麥麩可以養成0.5千克黃粉蟲。

  黃粉蟲的培育

  黃粉蟲的培育技術比較簡單,根據生產需要可進行大面積的工廠化培育或小型的家庭培育。

  家庭培育

  家庭培育黃粉蟲,可用面盆、木箱、紙箱、瓦盆等容器放在陽臺上或床底下養殖。容器表面太粗糙的,在內壁貼裱蠟光紙即可使用。

  工廠化培育

  這種生產方式可以大規模提供黃粉蟲作為餌料。適合黃鱔、鱉等的養殖需要。工廠化養殖的方式是在室內進行的,飼養室的門窗要裝上紗窗,防止敵害進入。

  房內安排若干排木架***或鐵架***,每隻木***鐵***架分3~4層,每層間隔50釐米,每層放置1個飼養槽,槽的大小與木架相適應。飼養槽可用鐵皮或木板做成,一般規格為長2米、寬1米、高20釐米。若用木板做槽,其邊框內壁要用蠟光紙裱貼,使其光滑,防止黃粉蟲爬出。

  黃粉蟲飼養的生長習性

  黃粉蟲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動吃食。在長江以南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在特別乾燥的情況下,黃粉蟲尤其是成蟲有互相殘食的習性。黃粉蟲幼蟲和成蟲晝夜均能活動攝食,但以黑夜較為活躍。

  成蟲雖然有翅,但絕大多數不飛躍,即使個別的飛躍,也飛不遠。成蟲羽化後4~5天開始交配產卵。交配活動不分白天黑夜,但夜裡多於白天。1次交配需幾小時,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產卵,每次產卵6~15粒,每隻雌成蟲一生可產卵30~350粒,多數為150~200粒。卵粘於容器底部或飼料上。成蟲的壽命3~4個月。

  黃粉蟲的孵化

  卵的孵化時間隨溫度高低差異很大,在10~20℃時需20~25天可孵出,25~30℃時只需4~7天便可孵出。為了縮短卵的孵化時間,儘可能保持室內溫暖。幼蟲經過17~19眠,大約75~200天的飼養,一般體長達到30毫米,體粗達到8毫米,最大個體長33毫米,粗8.5毫米。

  幼蟲活動的適宜溫度為13~32℃,最適溫度為25~29℃,低於10℃極少活動,低於0℃或高於35℃有被凍死或熱死的危險。幼蟲很耐乾旱,最適溼度為80~85%。

  末眠幼蟲化為蛹,蛹光身睡在飼料堆裡,並無繭包被。蛹有時自行活動,將要羽化為成蟲時,不時地左右旋轉,幾分鐘或十幾分鍾便可脫掉蛹衣羽化為成蟲。蛹期較短,溫度在10~20℃時15~20天可羽化,25~30℃時6~8天可羽化。

  黃粉蟲飼養的溫度與溼度

  黃粉蟲是變溫動物,其生長活動、生命週期與外界溫度、溼度密切相關。

  溫度和溼度超出這個範圍,黃粉蟲的各態死亡率較高。夏季氣溫高,水分易蒸發,可在地面上灑水,降低溫度,增加溼度。梅雨季節,溼度過大,飼料易發黴,應開窗通風。冬季天氣寒冷,應關閉門窗在室內加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