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相關文章有什麼

  茶文化的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為世人矚目。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相關文章,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相關文章1

  茶有餘香

  靜夜,自己坐在電腦前,泡上一壺濃郁芳香的茶,品味它的茶香,聆聽朋友親切的而質樸的話語,感受人與人之間那種牽掛和對愛的詮釋。

  茶如生活,茶如情感,有人說:樂觀的人愛酒,悲觀的人愛茶。其實不然。茶有酒裡不具備的那種飄逸的氣質。久別重逢朋友喜歡圍坐在飄散著嫋嫋茶香的小桌旁,敘昨日之事,手足之情:而要分別的人卻喜歡不住地勸君更進一杯酒。在迷醉中忘記宴席散盡的痛苦。我害怕分別。所以喜歡在綠葉清水中品嚐歲月的味道,所以喜歡茶香瀰漫的那份從容那份率真,所以自己很喜歡茶。茶水融進了友情,糅進了生活。

  日子亦如茶,微苦.卻令人百品不厭。

  在那淡淡的茶香營造的氛圍裡,我的心沉靜下來。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如那壺新沏的茶,在充分滲透自己的潛能,向生活奉獻出最美好的真我。我在茶香中領悟了生活,樂在其中........

  成不了那豪飲作詩的詩仙,但,做個筆捉的飲茶人,也樂也。我愛茶,但不大懂得茶道。然而,我並不遺憾,因為茶本身包含了許多讓人不懂又讓人去體味的東西。

  茶恰人間的情,朋友如茶,細品才知道其中的滋味,細想才解萬種風情

  茶文化的相關文章2

  故鄉的茶

  家鄉人愛喝茶,我們從小到大從不喝白開水和涼水,毫無疑問,茶是好東西,家鄉患結石,腸胃病的人極少。小時候,總聽大人們唱:“咩也咩,喝口煙茶去!格埂”,形容的是以前婦女紡棉花的聲音,其實也是我們那裡以茶待客的一種習慣。

  茶葉是自給自足的,每家每戶都有種植或多或少的茶葉樹。春天茶葉生長茂盛的時節,婦女們就揹著簍,相邀去採茶了。茶葉採回家後,先清洗,然後放在熱鍋裡炒,炒熟後,置於乾淨的門板上,男人洗淨腳後開始踩茶,所謂踩茶,即用力將茶葉中的苦水擠出,同時讓茶葉變成卷卷狀,踩茶的技術非常重要,踩得好的茶,茶水不苦不澀,而且形狀均勻好看。踩好茶後,女人們開始點火燒炕,茶炕都是竹製品,不能直接接觸火光,因此茶葉只是利用柴火產生的熱及煙燻幹,所以家鄉的茶也叫煙茶,薰茶是整個茶葉製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除了不能起明火,煙也要恰到好處,否則薰出來的茶煙味太重則味不正,太輕則不熟。通常會在薰茶的柴火種新增一些花生殼及稻殼,這樣做出來的茶特別香。

  因了小時養成的習慣,我一直喜歡喝家鄉的茶,每當手中捧著一杯金黃剔透的茶,便會想起遠方的親人。細細品著那醇香的茶水,嚼著那甜甜的茶葉,恍惚回到了生我養老的故鄉!

  茶文化的相關文章3

  品茶

  好的不是茶,是人;香的不是茶,香的人心;品的不是茶,是生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朋友遠道而來,在這個炎炎夏日給我的心靈一絲慰藉。從學校走入社會,很多的煩惱,可以一吐而後快。沒有噓寒問暖,沒有客客套套,說的是真情實感,談的是生活點滴。

  幾杯酒下肚,看著朋友們談天說地,好不樂哉。朋友說好像再回學校門口的小飯館吃一頓飯。那個小飯館我也是去過的,飯館不大,卻是很乾淨,至少沒有給人壓抑的感覺,在那裡吃飯,可以大聲說話,大聲歡笑,不會有人對你投以異樣的眼光。這樣的一個地方怎能不讓人懷念呢!此時,我像是一個旁觀者,心裡五味雜陳,這一桌人,生活參差不齊,有好有壞,有貧有富,卻因為一個牽掛,又走在了一起,而我在這個城市的牽掛和回憶又在哪裡?

  十里搭涼棚,哪有不散的宴席。酒足飯飽,也是該分開的時候了。三三兩兩,各回各家,我與兩個朋友回到他所住的宿舍。條件並不是很好,但卻讓我想起了那個小飯館,親切,不壓抑,在那裡很輕鬆。一張懶人桌擺在一張廢棄的床上,一盞茶壺,兩隻茶杯,這便是他晚上的一切了。無人來時,一個人自斟自飲,若有朋友,便是兩人對坐而飲,開心,苦澀,煩惱,都化作杯中的一縷青煙飄散開去。這樣的生活好生讓人嚮往。

  這樣的茶,我有幸嚐到。朋友拿出從家裡帶來的茶葉,用他的話講,這並不是正宗的黃山毛峰,但是味道卻是一樣的,只是樣子難點。對於茶道,我不甚瞭解,我也在乎不了這樣多的事情。朋友在一起,開心便是最重要。意氣相投,只認識一天也能是朋友,若是之不同道不合,便是一輩子也成不了朋友,在我看來,交友就是交心。在我想這些的時候,茶壺響了,水開了,朋友一邊沏著茶,一邊跟我們簡單地介紹起來茶葉“茶分7種,紅茶,綠茶,黃茶,白茶,花茶....”後面的幾種想是不記得了,便拿出手機上網查閱,我莞爾,這才是真朋友,在一起,沒有壓力,不做作。我忽然想起《論語》中的那句話,“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生活並不是很好,每個月的工資僅僅夠自己生活,但他卻沒有像我這樣的無病呻吟,煩惱纏身,而是安然地享受著他的生活,這不就是一種大智慧嗎?佛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佛理在於生活,這話不假。

  片刻,茶便好了,捧上一杯,還未放到嘴邊,一絲清香便悠悠飄來。常喝茶,卻從未覺得茶有這樣香,總是迫不及待,一股腦兒全部喝掉,只當解渴之用,我想,我是褻瀆了茶了,今天定要好好補償回來。茶很燙,我也像他一樣,一口只呡那麼一點,然後細細回味。茶入肚,餘香卻留在口中,絲絲甜味讓人歡喜。我問他們有沒感覺,他們卻搖搖頭,只說香,卻沒品出甜味來。我想,這品茶也像讀書,一本書,一首詩,多少人讀,便有多少種感覺,一定要擬出一個統一的中心思想似乎不妥。我也不管那麼多,繼續捧著我的茶,品著我的茶。

  時間過的飛快,好像英語所寫“timeflies”。我一直覺得英語對時間的描述很精彩,至少這句話很精確的寫出了時間飛逝的感覺,就是讀出來,也讓人有一種可惜之感。一壺茶喝完已是9點多,我們走出低矮的房子。我有點依依不捨,房子裡面那橘黃的燈光依然溫暖。在城市裡顯得這樣格格不入的一盞燈,卻是他每天疲憊的歸宿。臨行前,他探出半個身子“有時間再過來喝茶”,“一定,一定”,我只是這樣回著,我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機會還能過來一起品茶,品人生。這樣的人是好人,這樣的生活是真生活。

  無所謂別人的眼光,這裡的條件不好,卻有喜歡的人,下次,我還會過來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