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牡丹如何繁殖

  藥用牡丹的繁殖對於其種植和生長都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傢俱體講講藥用牡丹的繁殖方法。

  藥用牡丹的植物形態

  藥用牡丹與原變種楊山牡丹 Paeonia ostii T. Hong et J. X. Zhang主要區別在於葉為一至二回羽狀複葉,二回羽狀複葉,小葉長達14cm,寬達8cm;小葉柄長達35mm;花較大,直徑14 ─ 20cm,花瓣長7─10cm;骨突果5─8,長 ─ cm;種子長9 ─ 12mm。

  藥用牡丹的生長習性

  藥用牡丹耐寒***-12℃***、耐旱、怕水漬,無論陰坡、陽坡,凡是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和通氣效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均可栽種。強酸性土壤、鹽堿地、粘土、低濕地及樹蔭下則不宜栽種。

  藥用牡丹的繁殖方法

  藥用牡丹的根通常單一,極少分叉,而其果實中有較多發育良好的成熟種子。因此,在其道地藥材産區通常採用種子繁殖生産。

  種子採集與處理

  藥用牡丹在定植後第二年春季一般有70%植株開花結果,第三年春季開始進入盛花期,每株開1─3朵花,第四至第六年春季每株可開5─15朵花,每朵花的果實內有種子30─70粒。7月下旬種子成熟時,採回攤放室內,其厚度以20cm為宜。

  室內不要過於通風,以保持一定的濕度。若天氣過於幹燥,宜噴灑少量水,每天翻動1─2次,以免發熱,待10─15天後,果實自行裂開,即可除去果殼,收集種子,當年進行秋播。播種前,種子需用濕砂進行層積貯藏。

  播種育苗

  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種,以9月中、下旬為最佳播種時期。選擇籽 粒飽滿、黑色光亮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前用45℃溫水浸種24小時。一般採用穴播或條播。苗畦寬度以─2m為宜。

  條播

  按行距25cm,播幅寬10─20cm,橫向開6cm深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每畝用種量為100kg左右。

  穴播或條播後即行封土,使畦面平整無凹陷,再加蓋茅草。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幼苗即出土生長,兩年後可移栽定植。

  藥用牡丹除上述種子繁殖生産以外,也可進行分根繁殖,産區習稱\'打老蔸\'。一般選3─4年生植株,挖取其全株,將主根切下供藥用,擷取莖基與根頭部交接處帶側根的一段***長約12─15cm***作為種根,盡量保留細根,順著其自然生長的形態進行栽種。田間管理同種子繁殖。分根繁殖系數極小,不適宜大規模藥材生産。目前産區通常已不採用此法生産。

  穴播

  行距30cm,株距20cm,穴位呈品字形排列。挖圓穴,穴深約12cm,直徑約5cm,穴底要平坦。每穴施入適量的餅肥末、過磷酸鈣作為基肥,上覆3cm厚的細土,壓實整平。然後每穴下種子20粒左右,種子在穴內應分佈均勻,保持相距2─3cm。每畝用種量約1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