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草龜飼養水位
中華草龜生存能力較強,抗病力也很強,但若水質惡化,食物腐敗,也易感染疾病,如黴菌病、細菌性腸道出血、肺炎及感冒等症。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草龜水性好,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露出水面的石頭或者平臺,水可以很深***水深一點確實觀賞性強,而且水質也不容易惡化,還可以魚龜混養,但是,如果水比較深的話,龜勢必要多消耗體力去水面換氣,這樣會對龜造成過量的體力消耗,對於體質不好的草龜,也有嗆水溺水而淹死的可能。
留一小塊剛過背的淺水比較理想。草龜畢竟是喜水的,小苗的時候水深過背就可以。簡單養的話水超過龜殼1CM就行,要想深水養,可以考慮在水中搭一塊“陸島”給龜用,形成深水區、淺水區、沙地、晒背石等,讓他們能上來休息、換氣和晒殼,這才是龜理想的養護環境。
中華草龜飼養技巧
餵食
出殼後的稚龜很嬌嫩,應單獨飼養和精心管理。一般採用另砌一隻水泥池,池內陸地佔三分之一,水佔三分之二,同時,適當投喂熟蛋白、蛋黃、熟麵條、米飯、碎魚、蝦等精細飼料。一般當年稚龜最好和成龜分開越冬。稚龜越冬的方法大都採取室內放小木盤一隻,盤中放20-30釐米厚的砂,將稚龜放入砂中,再在稚龜身上撒0.5釐米厚的細紗,上面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成龜食性廣,小魚、小蝦、螺螄、蚌肉、蔬菜、稻麥等都能吃。一般當水溫上升到15度以上開始吃食。6—9月是盛食期,11月開始食量下降。當水溫下降到15度以下進入冬眠。春秋兩季氣溫較低,餵食時間放在上午8—9時,盛夏期間,烏龜早晚活動,投餌應在下午4—5時。烏龜吃食時在水腫吞嚥。烏龜的吞餌量時約為體重的4%左右,隔日投喂,喂後要及時清理殘食,防止汙染造成傷害。要勤話換水保持水質新鮮。烏龜的生長與餵食質量有關,一般常餵動物性餌料,每月可增重量50克左右。
稚龜的管理 剛出殼的稚龜,抗病力不強,為了提高其抗疾病能力,可用10%生理鹽水或用1ppm的高錳鉀水消毒,消毒期間不餵食,3天后可喂熟蛋黃、蛋白,也可喂些熟畜、禽血,7天后移進暫養池。暫養池一般為5—1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泥池,其中水面佔2/3,放養前需用10%生石灰消毒,放養密度100只/米平方米左右。放養後第4天開始投食,食臺可用木板或竹筏漂在水上,食臺一般佔總面積的1/10左右。投喂的飼料一般要精細,如熟禽蛋、麵條、米飯、豆渣、碎魚蝦肉等。當年出殼的稚龜越冬時可移到室內,室內放一隻木盤,盤內背上均勻地灑0.5釐米厚的細紗,砂上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成龜的養殖 龜池一般為土池,水深1—1.5米,池堤坡度1:3,池內設進出水口,放部分水浮萍或水花生遮蔭,四周砌0.5米高的圍牆,牆內留1*1.5米的小島,島上放砂供龜產卵;若是水泥池,池深1—1.5米,水深0.8米左右,放泥20釐米,池內設進出口,池中留1*1.5的小島,島上四周長草,中間放砂供龜棲息產卵。土地、水泥池的放養密度均不宜太大,一般10只/米***平方米***左右。
病害防治
烏龜的敵害主要是蛇、水鼠、黃鼠狼、野貓等。夏季烏龜常在夜間活動,而水鼠、黃鼠狼也夜間出入,烏龜雖有硬殼保護,但仍容易被敵害咬傷以至死亡。另外,在龜卵腐敗變質時,往往招引大量螞蟻危及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敵害,使養殖的烏龜得到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利於烏龜的繁殖和生長。
烏龜不照射紫外線,同樣也無法利用鈣質。與蜥蜴比較起來,防止烏龜脫逃的設施較為簡便,只要做好給水設施、有陰涼的地方休息,就不易發生中暑,進行日光浴的方式也比較簡便。幼龜如果鈣質攝取不足,龜殼容易變得柔軟不堪;維生素A攝取不足,眼睛可能變白。當出現上述現象時,除了維生素A與鈣質不足的問題外,可能還牽涉到長期餵食低營養的食物,紫外線不足等問題,可能是在飼養方法上出現錯誤。必須用心提供營養均衡的食物,利用太陽燈施行日光浴等,徹底改變飼養環境。
人工飼養的水棲烏龜,甲殼可能發生潰瘍。雖然都是甲殼的病變,由於症狀不同,病原菌的種類也不一樣。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陽性菌。症狀有甲殼剝離、色素沉澱、潰瘍、四肢麻痺、腳爪脫落、內臟壞死等。螯蝦、蛇、海蛆等作為飼料的動物,以及土壤、汙染的水等,都可能是感染的來源。細菌經由擦傷的傷口進入體內。治療時利用藥浴,全身施以適當的抗生素。不過各種烏龜分別對某些抗生素有過敏的中毒現象,使用時需要特別注意。
烏龜生病的時候,不易被發現。所以人工飼養烏龜時,主人需經常觀察烏龜的情況,如果有留鼻涕、粑粑不成形、經常打噴嚏、發出聲音時,都需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