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中回位跑技術

  在球場上,防守和進攻同樣重要,因為堅固的防守是進攻的前提,防守是攻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相關的技術統計顯示,在一場足球比賽中,攻防轉換的次數高達300多次。回位跑作為防守中最基本的技術,自然應該被熟練的掌握和應用。下面小編帶你瞭解一下吧。

  比賽中回位跑技術

  所謂的回位跑就是球隊在由攻轉守時已經失去防守位置的球員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以最短的時間組成本隊的防守體系。

  由於場上位置的不同,球員進行回位跑的位置也不盡相同,但是球員在進行回位跑時的總體原則是以最短的路線,從進攻者與本方球門之間的內側方向回位跑。邊路球員以靠近自己一邊的門柱,中路球員以球場的中線為自己的回位跑方向。

  回位跑並不是單純的向回空跑,球員在回位跑時必須要洞察場上的局勢,根據場上進攻的變化來決定自己回位跑的具體位置,同時形成本方的防守體系。球員在進行回位跑時一般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 保持球員與球員之間的距離,正確的防守體系每個球員之間的相互距離大概8—10之間,這樣就算有的球員的防守被突破,其身邊的隊員也可以及時的補上,保持本方的防守陳型,阻止對方的進攻。

  2 前鋒、前衛、後衛三條線要保持合適的距離,如果三條線之間的距離太大就會給對方的進攻隊員的活動空間,反之,如果三條線之間的距離太近,防守陣型太扁,發揮不出三條線各自的防守作用,正常三條線的距離應該控制的10—15米左右。

  3 球員在跑位時要注意相互之間的縱深站位,切記一條線上的球員不要進行平行站位,因為這樣就等於把一條防線變成了“一個人”的防守,對手在突破一人的情況下就突破了整條防線的防守,球員之間的縱深站位可以很好的起到相互保護的作用。

  其實,對於防守,筆者認為最重的還是防守意識,也可以說是防守的自覺性,在足球比賽中每個人都防守的任務。在平常踢球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樣一種人,在自己盤帶球被斷都就站在原地看,一點回搶的表示都沒有,這種行為是最讓人嗤之以鼻的,首先球隊的防守每個人都有任務,其次,丟球人往往是離斷球者最近的本方隊員最近的球員,此時其義務和責任上前干擾對方,此時的“不作為”會給球隊的整體防守帶來巨大的隱患。最後,自己丟了球卻讓別人搶,不得不使人對其的人品表示懷疑

  貝氏弧線任意球腳法練習指導

  任意球一直是我的弱項,以前只是會大力抽射,今天就好好的練一下小貝那樣的弧線球。開始踢了幾腳感覺真是遭透了,主要的問題是球根本就拉不起來,就算拉起來了也跟大腳長傳一樣沒有力量和速度,鬱悶的我靈機一動,讓老婆把家裡電腦中的小貝任意球集錦發到了我的手機上。於是,我邊看視訊邊練習,效果顯著——球的速度和旋轉都好了起來,並且找到一些小竅門。

  首先,支撐腳一定要踩在球的側後方大概20-25釐米的地方,如果太遠或者太近觸球的動作就會做不完全,球的旋轉一定不夠。最重要的還是在支撐的同時觸球腿充分後襬,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當大腿與支撐腿近乎同一平面的時候小腿要發力,小腿的發力才是保證球快速執行和旋轉的關鍵。在觸球的一剎那要保持腳踝的固定,同時腳尖和腳向球執行的相反方向揮動直至動作充分完成,這樣球就會向著腳尖的相反方向旋轉出弧線。

  雖然還做不到像小貝那樣讓身體與地面幾乎成六十度角——利用腰腹力量拉球使球在執行的時候突然下墜——但是今天的進步也足以讓我興奮上好一陣子的了。就這樣,帶著些許的興奮與強烈的飢餓感,我結束了五一長假的第一次“自學”,並開始憧憬明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