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有哪些中醫知識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節。身體比較虛弱一些的人到了冬季的時候就非常容易有疾病的症狀發生。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冬季養生的中醫知識

  1、冬季養生需要補腎

  節慾:冬與腎水相應。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關係著人的生命中生長、發育及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通於腦,關係人的大腦功能。冬日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對腎精的保藏主要是節慾,減少房事,避免過度的房事。另外,適宜的氣功導引法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多練習。

  2、冬季養生需要多晒太陽

  多晒太陽:冬日裡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晒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裡,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裡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晒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3、冬季養生需要堅持運動

  別拒冷空氣,冬天不少人會終止健身活動。研究表明,空氣和面板溫度間的差異刺激,能加強體溫中樞調節活動,使面板血管收縮,提高肌肉興奮性與收縮能力;同時 有效改善內臟功能。經常從事戶外體育鍛煉,可增強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所以,掌握科學方法,進行多種健身鍛鍊,同樣收效良好。冬季可選擇慢跑、跳健 身操、打太極拳、室內器械練習、冬泳等。

  4、三餐補好蛋白質

  美國邁阿密研究協會營養和應用臨床試驗部主任道格拉斯·卡爾曼指出,如果飲食中的蛋白質含量過低,免疫系統就會被削弱。想要提高免疫力,建議多吃魚、蛋、奶等食物。

  5、保護好鼻子

  加強對鼻子的保護,對防感冒、防流感以及預防呼吸系統其他疾病都有重要作用。經常用潔淨的手對鼻翼兩側進行輕微按摩;堅持用涼的淡鹽水洗鼻或清早出門用棉籤蘸涼水擦拭鼻黏膜;少去人多且密閉不通風的公共場所;冬季外出時儘量戴上口罩,減少冷空氣或致病菌的侵襲。

  6、保持房間溼度50%以上

  眾所周知,空調房裡溫度較高,水分流失較快,乾燥的空氣,加上封閉的室內環境,不僅對面板尤其嬰幼兒的面板不利,也更容易導致攜帶病毒的飛沫傳播。研究發現,當室內溫度處於18℃~25℃,溼度為45%~65%時,人的身體、思維會處於最佳狀態。

  7、常喝綠茶

  加拿大科研人員發現,往可以引起感冒的腺病毒培養皿中加入綠茶,病毒停止了複製。這是兒茶素在起作用,而在所有茶裡,綠茶中的兒茶素含量最高。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兒茶素,請用滾水泡茶10分鐘後再喝。

  適合冬季養生的食譜

  桂圓燉蛋

  雞蛋4個,清湯3飯碗,去殼純桂圓肉乾2大匙。

  桂圓肉乾用溫水洗淨。取4個飯碗,每碗放6-7分滿的水及蛋1個,1/4的桂圓肉乾,再放入蒸鍋中。蒸約5-8分鐘即可食用,如喜食較甜者的,可事先多加些冰糖。

  黑木耳紅棗瘦肉湯

  黑木耳30克,大紅棗20枚,瘦豬肉300克。

  將黑木耳、紅棗***去核***浸開、洗淨,文火燉開後調入瘦肉。煲至肉熟,服食。

  山藥羊肉粥

  山藥500克、羊肉餡100克、日本大米200克、鹽6克、料酒兩湯勺、薑絲20克。

  山藥切丁,泡在清水中備用;羊肉切片飛水,變色後撈出,控幹水分備用;日本米可提前一晚洗淨泡好;將米、羊肉放入湯鍋中,配以食材2倍以上的水,燒開後加入鹽、薑絲、料酒,然後轉文火煲上10分鐘;然後將山藥落入鍋中,繼續以小火煲上20分鐘至半個鍾即可。

  香菇雞肉粥

  大米100g、雞胸肉50g、幹香菇5朵、生菜葉3片、薑片適量。鹽、澱粉適量。

  首先將大米掏洗乾淨,放置一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香菇泡發之後洗淨切成薄片,生菜洗淨之後手撕成小片;雞脯肉洗淨,剁成碎末,用少許鹽、澱粉、薑片拌勻後醃一下。鍋中放入足量清水燒開,放入大米和少許油煮至米粥軟爛;將雞肉放入,並且迅速攪動,將雞肉均勻分散;加入切好的香菇再煮2分鐘,最後放入撕好的生菜,按照個人的口味鹹淡,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