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精美書法作品圖片

  甲骨文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字型形式,它是我國所有文字的起源。那麼,關於,你欣賞過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欣賞


  1


  2


  3


  4


  5


  6


  7


  8

  甲骨文書法藝術

  有的學者更認為,甲骨文的“書體”在甲骨斷代和碎片的綴合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書法形體取決於書寫人的技術與手法。它的流行受習慣的崇尚而具有時間性。用書體來測量某一時期文化和藝術的風尚,可以大體上窺見一斑。並指出:

  武丁時期的書法,氣魄雄偉,峻敖瑰麗。即使中小字型也是工整秀麗,但無論大中小字型,無一處不表現出這一時期書法方面的熟練,深邃的造詣;祖庚祖甲時期,主要在嚴飭工整方面下工夫,與後世書家比擬,頗有歐陽率更的風趣;稟辛康丁時代,一部分沿襲了祖庚祖甲時工整的作風,但大多逐漸衰退,趨向潦草苟且;武乙時期的大字,粗疏古拙,勁削而帶有暴戾的氣氛;文丁武丁的作品,又是五花八門,百體雜陳,在書法上頗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情景,有的骨骼開張,有放逸之趣,有的細小娟秀,有簪花之格。

  可見,甲骨文的書法藝術是為學者們所公認的。

  此外,甲骨文還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它一般是用刀直接刻字,有的刻好後還填以硃砂,也有個別不是刀刻而是用硃砂直接寫成的。所以,甲骨文的刀法就體現了它的筆意。從刻劃的線條犀利蒼勁來看,刀法也很熟練。線條起止有度、轉折恰當,且有粗有細,有長有短,說明有用單刀,也有用雙刀的。字形結構一般呈瘦長形,有大小、長短、方圓之別;各種長短線條的排列疏密有序,各種橫豎斜直線的組合也恰如其分,既保持了平衡對稱的結構,又表現出豐富而有變化的筆意。同時,甲骨文還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假借、轉註、形聲“六書”的漢字構造法則,既是成熟的文字,也是高水平的書法藝術。

  甲骨文有完整的內容和形式。它一般包括敘辭***為貞卜日期和貞人名***、命辭***所問之事***、佔辭***為商王親自視兆佔問吉凶***、驗辭***刻記占卜結果***等項,故又稱甲骨文為卜辭。刻辭的排列也很有規律,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或從右至左,或從左至右,但一般是先橫後豎。一片甲骨上少則數字,多則上百字。其章法佈置毫無做作氣,錯落自然,渾然一體,變化無窮,一片天機。無論從哪方面看,都體現了殷代貞人高度的藝術技巧和藝術匠心,不愧為中國最早的書法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