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圖片

  工筆人物畫創作的物件是人,也就是說生活中許許多多活生生的人應該是我們創作的題材來源。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僅供參考。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欣賞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1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2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3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4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5

  工筆古代仕女人物畫後,下面就來讀一讀關於人物畫的文章吧!

  工筆人物畫創作之心得

  中國工筆人物畫是一門畫體特徵獨特而又古老的繪畫藝術。從古至今,工筆畫不但可以作為詮釋個人情懷而創作的冊頁,手卷,卷軸等,而且還可以作為社會公益服務的大型壁畫,如敦煌壁畫,永樂宮壁畫等,同時它也適合人物眾多的大型主題畫創作。

  構圖是繪畫的組織方式,是表達繪畫內容與審美意象的重要因素。構圖的基本含義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安排和處理物件的位置和關係,通過空間組織和平面分割等方式使畫面協調完整。中西方繪畫由於文化背景、審美觀和科學觀的不同,在構圖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

  我們曾去過甘南,徽縣寫生,不同的地方不一樣的感受,藏民的豪爽與熱情,或是山民的純樸與友善,雲彩在天空中裝飾著蒼穹,星星明潔快活。華麗而虛幻。進入藏區,那一個藏民老嫗,全身漆黑一片,已分不出衣服與面板的顏色,弓著腰,把那發亮的茶水壺,牢牢地握在手中,小心翼翼地穿過窄小的房間內擁擠的人們,當那一杯杯熱氣騰騰的酥油茶擺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好像是另一種迷離,但是他給我帶來的第一個深刻的感覺便是歲月無痕,生命是多麼的無償。而,煩惱,此刻是多麼的微不足道,無阻掛齒。

  沒有什麼可以改變,過去的早已無法尋回,某個地方的細節,早已在時間裡零散的改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記憶被陳列起來,虛無、模糊。在時間的縫隙裡,有時候會在某個陌生或熟悉的地方,會感覺一陣似曾相識地熟悉,一種味道,一種聲音。偶爾也會在雨過天晴的清晨吃早餐時,聽見一聲車鳴,想起那個無憂無慮的,有些留戀的阿萬倉街道……

  記憶一直繼續著,斷斷續續,看不到真實,只剩下回憶,就像夢一樣……

  在陳子的畫面中總有一些關於記憶的錯覺夾雜在畫面中,她對意象的追求,有種優美浪漫的不確定的情緒。《花季》則以大眾的色彩和審美角度來抒發對生命過程中孤寂、無奈的感悲和傷懷,而《花語》則是生命和自身內部的表達,是自我守護,自我珍愛,是對孤獨和無奈的一種安頓和舒緩,平靜的面對稍縱即逝的美麗,從容地看花開花落的無奈,自我欣賞地品味生命的孤苦、美麗的掙扎。

  開心微笑的同時,總有淡淡的猶豫感傷掠過心頭,也許有時候思緒得跟著現實走,那些關於矛盾的話題,夾雜在情緒和感覺當中。於是總有憂傷和無奈淡淡的流過心頭。例如《風逝》畫面處理上色彩單純,使渲染層次豐厚,有種虛實朦朧的效果,追求一種既現實又恍惚的隔世美感。“歲月如歌,曾經擁有的美好,如風一樣的飄逝,留給人們依稀的記憶,宛如一層薄紗,愈感到無比的魅力。”

  而當我們回到屬於我們的那個小角落的時候,空氣裡滿是擁擠的匆忙,快樂的或是不快樂的,隱約的,從陌生人的身上,散發出來的說不清楚的陌生,那種即近切遠的感覺,有種驀然的失落感,如隔了一層玻璃。一切去的太快再也追不上會議的速度,時間已快的無從保留,快的無從掌握,所以在某一個角落不同的心事,或大或小,不經意間走進了我的畫裡。

  當今工筆人物畫已不再為傳統的方法、樣式所拘泥和束縛,它的題材也不再是神話人物或歷史故事,它的表現形式既有傳統、平面的裝飾,又有來自西方的寫實;有現代樣式的形式構成,也有稚拙樸實的民間畫風。雖然現代工筆人物畫家們用現代語言把他們對古典的理解進行了現代改造和重新詮釋後,還缺乏改造的圓滿和詮釋的精確性,但我們看到,畫家們在經歷了主題與形式、古典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各種對經與磨合之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切合點,是工筆人物畫成為當今最有潛力、最有現代感的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