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簡筆畫圖片

  我國的萬里長城,最具有歷史的價值了。你去過萬里長城那遊玩嗎?沒去過?沒關係,一起來看看萬里長城的簡筆畫吧。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欣賞完之後,請和小編一起看一些關於萬里長城的介紹。

  萬里長城簡介

  萬里長城是新七大奇蹟之一,1987年12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明朝在“外邊”長城之外,還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長城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建於十四世紀的明長城。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釋出資料,歷代長城總長為21196.18千米;而國家文物局曾於2009年公佈明長城調查資料,中國明長城總長為8851.8千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萬里長城的古代名稱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

  塹、長塹、城塹、牆塹: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時期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表示關口要隘,二是表示長城。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這些稱謂在史書當中很常見。

  壕塹、界壕: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而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

  邊牆、邊垣: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