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猴的技法步驟
猴子除了在生肖文化中歸坐定位之外,更頻頻出現在各種生活用品和工藝美術品之中。“猴文化”的地位如此昭顯,但在紙卷本的繪畫領域中,它卻姍姍來遲,而且其地位大不如人物道釋與山水花鳥等題材。如今,可以追蹤尋跡的有宋代的易元吉,他擅畫的猿猴,形象寫實源自寫生,系工筆風格。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畫猴的技法有哪些吧。
刻畫猴子形態最重要的是猴的頭面部。要將頭勢及臉部表情完美的結合,才能巧妙地表現出猴的聰穎、機智或頑皮的一面 。
1.《採食圖》畫法
①先寫出頭頂、頰、耳與下頜的浮毛。再寫出左上臂。然後以側鋒寫出右臂與手背部,以淡墨掃出臂內側浮毛。再用淡墨大筆觸呈弓形運筆抹出背部,寫出後部浮毛,而後以略重墨寫出右腿上部,要上實下虛***見圖一***。
②趁溼在背部的高處抹出重墨,並以略重墨寫出左小臂與手背部以及左下肢和足背,然後以中鋒寫出尾巴***見圖二***。
③完成前兩步驟後,以墨線勾出猴的臉部表情及耳部,然後依關節結構寫出手指及足趾。再用淡墨線勾寫出果子。
④以重墨點出果子蒂結,寫出果柄並題字。以焦墨點出手指甲與足趾甲。
⑤以淡花青色勒臉、耳墨線、浮毛與果子輪廓線、果柄和蒂結。
⑥以淡赭染猴身、猴臉、耳與果子。最後蓋印完成全幅作品***見右圖
2.《金果之秋》畫法
共分六步:
①先以大筆觸點寫猴的頂部和頰部,再掃出頜下浮毛。後以側鋒寫出上臂,而後寫出小臂與手臂***見圖一***。
②寫出猴的耳浮毛、下肢、足背與與臀線。再以中鋒寫出尾巴,墨色略重可襯出下肢來。
③趁溼在臂、手背與下肢、足背抹重墨以增體積感和毛的質感。再寫出手指與足趾。以焦墨點出指***趾***甲***見圖二***。
④勾出猴的臉、耳、果子。以重墨點果子蒂結、寫果柄並寫出配景的竹葉,以濃墨勾出竹葉的葉筋和小枝。
⑤以淡花青色勒猴的臉、耳、浮毛、果子輪廓,並點染果子蒂結和竹葉、竹枝。
⑥猴的臉、耳、臀部及果子的著色技法如前,或再加用石青色染上眼皮、點果子蒂結。最後題字蓋印完成全幅
作品***見圖三***。
3.《親情圖》畫法
共分六步:
①以小排刷濃淡墨大筆觸寫出猴頭頂、枕、兩頰部位,前額與雙顴下凹處用濃些的墨可突出面部。再以小排刷淡墨大筆觸寫出右猴上臂、雙腕、背部,以大筆中鋒寫尾巴。以淡墨掃出耳邊和頜下的浮毛。
②仍以小排刷大筆觸、左濃右淡掃出左猴上臂,左實右虛襯出胸毛。再直抹出小臂、腕部、右小臂與腕部以及兩猴下肢與足背。左猴尾的畫法與右猴尾畫法相同***見圖一***。
③以中鋒用筆依關節結構寫出猴指與趾,小猴的畫法如大猴,依順序畫出頭部、兩臂、背部、尾巴。再以墨線勾寫出猴的臉、耳,以淡墨勾出桃子的輪廓線。以焦墨點指***趾***甲。
④以淡花青色勒染猴臉、耳、浮毛和桃子輪廓線。在桃子底部著淡石綠色***見圖二***。
⑤趁桃綠色未乾著些淡黃色,水分宜大些。以淡赫色染猴臉與耳,再趁溼用深些的赭色著於耳尖、顴部和鼻子等結構高處。
⑥趁桃子黃色未乾,以大紅點染桃頂部,染時以大筆著大紅,筆尖著曙紅,令其上 深下淺地過渡到黃色,顯得桃子鮮亮。待猴臉色幹後,以淡墨加曙紅勒染臉、耳墨線,並染眼鼻窩兒、耳孔窩兒、鼻孔、嘴角兒等結構深凹處,可增加體積感與質感。最後題字蓋印完成全幅作品***見右圖?***
4.《母子樂圖》
共分六步:
①以大筆觸淡墨依次寫出大猴小臂、小臂上部與腕部、橈側部、下肢、足背、右腕、 背部,因筆中水分較大,所以在上臂與背的大筆觸間自然形成富有表現力的“水痕區”。然後以中鋒用筆寫出猴尾,要留意使尾的動勢與腰背相諧。
②以大筆觸濃淡墨點抹出大小猴的頂部、頰部、臂部、腕部,以淡墨掃出耳邊與頜下的浮毛。寫出小猴左指與大猴右拇指以便抱姿定位。以濃些的墨抹出下肢與橈側毛團的質感,點染腕部高處。
③以濃淡墨寫出小猴下肢、足背與尾巴。以重墨線勾寫出猴臉與耳,待幹後略施淡墨染其凹處,以增加五官的體積感***見右圖***。
《一家猴樂圖》作於1980年。
群猴中常有這樣的親密表現:一猴欣然享受別的猴子為自己搔癢、捉蝨、理毛。抓住此情此態很有“人情味兒”,也頗為滑稽。猴子下部因肢、手過分支離而奪視線,即以枇杷果密而實之,以一尾括而攏之。此尾靜,另一翹尾動,形成對比,更合猴之“心態”。這裡前猴的眼神“後視”,一可顯出怡然自得之神態,二可以與後面的配角猴相呼應。添一小猴是舉一果子為顯其活潑,亦可以此黃色與下部黃色相呼應,令黃色塊疏密有致,而突顯了猴子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