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為什麼要學練聲

  通過練聲,我們還可以鞏固控制氣息的能力,那麼你知道唱歌為什麼要練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唱歌練聲的方法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唱歌為什麼要練聲

  古人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武術和發聲之間看來自古就有聯絡。

  這其實在表明一個觀點,就是任何技能我們都要勤於練習,不能生疏,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無法深刻的瞭解練聲對於歌唱的意義。

  我們知道舞蹈演員幾乎每天都要練功,鞏固自己的控制力和加強身體韌帶的伸張能力。而練聲同樣是鍛鍊聲帶的韌性和閉合能力,聲帶是很兩條很嬌貴的韌帶,我們在發聲時它會隨著我們演唱樂句變化而調整自身的開合與鬆緊。我們對聲音的控制源頭就是聲帶,既然是韌帶就會有反彈,不斷的拉伸才會保持它的良好韌性。而長時間不練聲,我們聲帶的調節適應能力很變得不再自如。同時通過正確的練聲,聲帶會得到適當的按摩。這個本身就是對聲帶的保養。

  通過練聲,我們還可以鞏固控制氣息的能力,常常有人說氣息無法沉下來,之前練習的很好而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氣息保持與對抗的感覺變得穩定。喉頭開啟的狀態和共鳴腔體的運用都會變得遲鈍,力不從心。

  練聲的時間要把握好,不是練的時間越長就越好。

  我曾經講過在對嗓子保護的章節裡提到過,對嗓子最大的傷害就是用聲過度,不合時宜的使用嗓子。

  所以練聲的時間段應該選擇在起床後,身體各個機能都恢復之後在開始。如果有條件可以把練聲的時間分為一天內兩次,每次練聲的時間不要超過兩個小時。在每次的練聲中,要做適當的短暫休息。這樣我們才可以事半功倍,練聲的時候應該保持心情放鬆愉快,心情很差不要練習。

  練聲對於一個唱歌的人來說很重要。我曾經一段時間沒有練聲,唱歌也變得不從容,在學習中有悟性高的人,但在練習中沒有天才。只有努力,重複就是力量。

  唱歌練聲的技巧方法

  一、技巧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鬆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鬆。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開啟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後發出一些母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顎;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

  注意:在大聲說話時,注意保持以上幾種狀態就會改善自己的聲音。切記,一定要“放鬆自己”,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要只去注意發音的形式,而忘了說話內容。

  二、氣息問題

  發音“震動,震動”氣息,要使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就要有飽滿的氣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隨時保持一定的呼吸壓力。平時可以多做些深吸緩呼的練習。最好在練習說話的時候先站起來,容易找到呼吸狀態,要坐的話,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傾。

  運用氣息的時候,千萬不要“洩氣”,要在上述的呼吸壓力中緩緩的釋放,並且要善於運用,嘴脣把氣攏住,這樣來保持胸腹和嘴脣的壓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