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曲春之歌推薦
《春之歌》,選自門德爾鬆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該曲為門德爾鬆創作的所有“無詞歌”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下鋼琴曲《春之歌》吧!
鋼琴曲《春之歌》的簡介
“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鬆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內,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門德爾鬆一生總共創作了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作於1830至1845年間,分為八集出版。
鋼琴曲《春之歌》的特點
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使聽眾沉醉於快樂的氣氛中。曲式雖單純,但十分巧妙地應用了裝飾音,從而利用鋼琴創造了漂亮效果,由此我們不得不對門德爾鬆的天才發出讚歎。在伴奏與踏板的關係中,也顯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音樂特色。
鋼琴曲《春之歌》的作者簡介
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鬆·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德國猶太裔作曲家。為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義傑出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作品以精美、優雅、華麗著稱。
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鬆·巴托爾迪***Jac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 日出生於漢堡一個猶太家庭。祖父是哲學家摩西·門德爾鬆***Moses***,父親亞伯拉罕***Abraham***是成功的銀行家,費利克斯在養尊處優又有文化修養的環境中成長。母親利亞***leah***是鋼琴家,他的鋼琴啟蒙課就是母親教的。姐姐範尼·卡西里***Fanny******1805—1847***是一位在鋼琴和作曲方面的可造之材,而且是費利克斯珍貴的摯友。
費利克斯·門德爾鬆是鋼琴神童,9歲就開始公開演奏,10歲時就為《詩篇19》譜曲,12歲已寫出一首鋼琴四重奏***op.1***,14歲組織自己的私人樂隊,16歲發表第一首傑作《絃樂八重奏》,17歲時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20歲時他通過指揮《馬太受難曲》在巴赫去世後的首次公開演出來宣傳巴赫的作品。1829年,演出地點為柏林歌唱學院。引起轟動而成為聞名遐邇的指揮家。為巴赫的作品得以復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同年赴英國指揮倫敦愛樂樂隊,這是他英國之行的第一次。在蘇格蘭度假後,以《赫布里底群島》序曲和《蘇格蘭交響曲》***No.3,a小調***表現他的觀感,雖然這兩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訪問義大利時才動筆寫作的。在羅馬與柏遼茲邂逅,並開始醞釀《義大利交響曲》***No.4,A大調***。下一個主要停留點是巴黎***1831—1832***,在那裡與李斯特和肖邦相遇。1833年返回德國,完成《義大利交響曲》並在杜塞爾多夫就任音樂總監。1835年成為萊比錫著名的布業大廳音樂會的指揮。1837年與出身於法國胡格諾教派家庭的塞西爾·讓萊諾結婚。1842年與舒曼等人一起創辦萊比錫音樂學院。又設法再度訪問英國,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樂節上指揮他的清唱劇《以利亞》,取得輝煌成功。此時他的健康已是每況愈下,次年他心愛的姐姐病故,給他以沉重的打擊,加速了他的死亡。他於六個半個月後去世。終年38歲9個月1天。
在創作上,首創了高雅純淨、形式短小的鋼琴曲"無詞歌"***Songs Without Words***,創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夢》序曲、《蘇格蘭交響曲》和《義大利交響曲》,把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的特點交織在一起,音樂既含有古典主義的邏輯性,又帶有浪漫主義的幻想性;他創作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具有華麗的技巧與甜美的旋律,是舉世公認的精品。
在音樂的啟蒙運動上,門德爾鬆使被人們遺忘了幾乎一百多年的作品——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重放光芒,這是音樂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從此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巴赫。
在音樂教育上,創辦了德國第一所音樂學院——萊比錫音樂學院,為後來德國音樂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發明了指揮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