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口琴的實用技巧

  購買第一支口琴的人,從來沒有接觸過口琴,甚至不懂音樂,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人都是通過口琴來學習音樂的。歌唱需要天賦的素質,但是口琴只需要後天的努力和聰明的悟性。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口琴的吹奏技法

  1. 關於老式單音奏法的練習;

  所謂老式單音奏法,只是相對複音口琴.從廣義上說,它是新的不能再新的一種吹奏方法.

  許多初學口琴的朋友,往往忽略了這第一課,知道了音階,吹響了1234567,於是就急於進入下一課,殊不知這是萬丈高樓的基座.你吹響了123,你吹乾淨了123嗎?你吹乾淨了123,你吹柔了123嗎?建議初學的朋友不要把它看成第一課,而要作為最重要的一課來練習,尤其是低音部和高音部.多練5671.1765,四個音音高不一樣,但距離一樣,不要親近誰,也不要疏遠誰,這對將來吹奏16分音符很重要.因為在快速吹奏時,同為吸或吹的相近兩個音最容易破壞節奏.

  2. 關於新式單音與伴奏;

  新式單音,也稱多孔含法.含多少孔呢?複音口琴的"鏘"要想打的厚,當然要深含,但對初學者呢?

  楊家祥老師在新式單音奏法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口含五孔.這與許多教材口含七孔或深含的方法是相悖的.細思,頓悟!楊老的方法非常科學,又很人性化.

  即讓學生輕鬆的鍛鍊了舌的靈活性,掌握了"鏘"的形成,又避免了初學者因為深含造成的"哈蟆"嘴.待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學會了口舌的放鬆之後,馬上要求學生口含九孔,練習八度和音.老人家的教學理念,可謂是"由淺入深"的最好演繹!由此想到了我,如果二十多年前能聆聽楊老一言,也不會造成嘴角四道深溝三年未平的尷尬.

  希望初學的朋友接受我的教訓,你只要掌握了打"鏘"的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厚厚的伴奏自然會從你的琴中溢位!

  說起伴奏,先說舌頭.新式單音的特點就是將舌頭蓋住琴格,露出一至兩孔.用舌的什麼部位蓋住琴格呢?書上沒說.有人說用舌的正面,有人說用舌的側面.究其如何?先放放不說.

  吹奏八度和音的朋友,經常遇到對不上音的問題,不外乎兩個原因:1.嘴不夠闊,2.舌的位置偏芯.如是後者,試著用舌尖蓋住中間,問題迎刃而解.再往高階一點說,吹分解和音的朋友也常會遇到舌的動作與琴的推進推出總是不同步,試著用舌尖蓋住應蓋的部位,問題亦會迎刃而解.這說明,舌尖蓋琴的靈活性要高與其它部位.為了印正這一點,我利用出差的機會跑遍了所到城市的書店.最後由一位軍博的朋友在北京圖書館查到了石人望前輩於1957年出版的一份資料,其中有段文字描述了這點:"......把舌尖移向左脣邊,平平地蓋住口琴低音部的木格***是舌尖去蓋,不是舌面去蓋***......".由於是電話記錄,先不去考證文字是否準確.單就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初學者應以舌尖蓋琴為好!這會對將來的進階打下良好的基礎.

  3.樂曲旋律的吹奏;

  任何吹奏技巧,都是服務於主旋律的.複音口琴的伴奏技法有十多種,一年之內可掌握.但要很好的融入樂曲的演繹則很難.主旋律是根,各種伴奏技法是本.二者缺一不可.當然,若有樂隊伴奏則另當別論.希望初學者在練習伴奏技法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旋律的練習,尤其是對樂句的處理,鍵盤逢樂句結束要抬手,口琴則逢樂句結束要離口,這很重要!

  15招口琴實用技巧

  1、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左邊琴格六孔,右脣邊一孔吹奏單音,遇到伴奏記號時,將舌頭放開一次後迅速蓋回原處,發出“鏘”聲就是伴奏。

  2、高音伴奏:口含七孔,舌蓋右邊琴格六孔,左脣邊一孔吹單音,舌頭動作與吹普通單音時相同。

  3、和絃奏法:又稱空氣伴奏。吹奏方法與普通伴奏相同,就是把舌頭開放的時間延長。

  4、手震音:左手握琴,雙手手心合蓋,右手不斷撲動,發出“汪汪”聲,即手震音。

  5、提琴奏法:嘴脣縮小,口含上格單孔,吹奏時把氣壓緊,並將口琴用右手快速前後搖動。

  6、曼陀鈴奏法:又稱舌震音奏法,口含琴的上面一空,口形呈圓形,舌在脣內左右或上下襬動,發出快速的斷音,效果像彈撥樂器的輪指。

  7、三度和音:口含三孔舌頭不蓋即可吹奏。

  8、三度提琴奏法:口含琴上面三孔,不蓋舌,手的動作與提琴奏法相同。

  9、八度和音:口含九孔,舌蓋中間五孔,兩脣邊奏出八度和音。

  10、五度和音:口含五孔,舌蓋中間三孔,兩脣邊奏出五度和音。

  11、鼓音:舌尖在上牙根處打滾,奏成連續“得兒”的滾音聲。

  12、迴音:手的動作照手震音,右手一開,奏出”嗚哇“聲。

  13、琶音:從本音的低八度起,用右手將口琴迅速向左邊推至本音。如在音符上有延長音記號,則口琴推動的速度要慢些,到了本音在用手震音延長。

  14、漣音:二度音急速反覆。

  15、顫音:二度音連續反覆,用右手將口琴左右急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