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和年齡有什麼關係

  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常問一個問題:“我的孩子幾歲開始學習鋼琴好呢?” 而學習鋼琴的成年人往往考慮這個問題:“我現在才開始學是不是太晚了?我將來能達到什麼水平?”讓我們來簡要地研究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開始學琴能夠對自己將來能達到的水平抱多大的期望吧。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同年齡段的鋼琴學習

  010-6歲階段

  剛出生的嬰兒就能聽見聲音。醫院產房大多通過判斷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的的哭聲以儘早檢測他們的健康狀況是否有問題。等他們到了6歲時,就開始逐漸學會各種的技能。他們就像突然學會了很多技能並且能迅速的熟練應用,只是每個孩子學會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學會的先後次序有所不同。

  在這個年齡段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多聽音樂。大多父母誤以為應該只給孩子聽兒童歌曲。但事實上在剛開始的幾個月裡這樣做也許是合適的,但不久就應該開始放一些大人聽的音樂了。一開始就給孩子聽高音喇叭以及像打雷一樣的鼓樂顯然是不適當的,這會嚇到小孩子。其實大多數孩子都能聽懂巴赫, 勃拉姆斯等古典音樂。

  音樂是通過聆聽獲得的體驗,因此孩子的音樂能力的發展取決於他們所聽的音樂型別。早期的古典音樂有著簡單的和絃結構和旋律,因此人的大腦會很自然的接受它。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才會開始習慣於接受更為複雜的和絃與不和諧音。因此最適合孩子聽的音樂非古典音樂莫屬,這會有助於大腦的發育,並能逐步提高對他們對音樂的鑑賞能力。鋼琴尤其適合孩子因為鋼琴的音樂表現能力可與一整個管絃樂隊相媲美,而且它基於半音階的特點會幫助孩子幾乎不需要專門的訓練就能輕鬆獲得絕對音準的能力。

  023-12歲階段

  大多數年齡小於3歲的孩子的手還太小因而無法開始學琴,他們的手指尚不能獨立地彎曲,移動,大腦和身體***包括嗓子,肌肉***發育不足因而沒有能力去表達音樂。

  等孩子長到快4歲時,就可以接受一些音樂教育了,特別是如果他們自出生起就處在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下就再好不過了。應該經常給孩子一些測試包括音準***包括相對音準,絕對音準,以及是否能做到唱歌不跑調***,節奏,彈奏的力度,速度。識譜對這個年齡孩子來說比學習各種字母表要容易多了。他們可以充分利用處在大腦的高速發育過程中所帶來的優勢,學習對他們來說簡直是輕而易舉,限制他們的能力的發展的因素只有教師是否能提供適當的教學手段,而不是他們對知識的接受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他們的天賦有者很好的可塑造性。因此,即使孩子可能不是天生的音樂家,通過合理的訓練依舊是可以達成的。從這個年齡開始學琴再合適不過了。

  0313-19青春期階段

  從這個年齡段開始學琴的學生仍然有機會成為演奏會級的鋼琴家。不過和起步更早的孩子相比,可能失去了成為藝術界的超級明星的機會。

  雖然大腦的發育速度開始減慢,但是身體上的快速發育會持續到15歲。以後就開始漸漸變慢。這個年齡段的初學者對音樂和鋼琴的熱愛將是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只要對音樂保持著強烈的興趣,他們就能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水平。但是,這些年青人已經不再有很強的可塑性,如果他們更感興趣的是薩克斯或大提琴,任何辦法都不會讓他們轉為喜歡鋼琴。

  這時父母應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引路人”,而應當為這些年青人所想要的給予充分支援。這個年齡段正是十多歲的孩子學習承擔責任並開始變得成熟的時候-- 而這些成長的知識都可以在練習鋼琴的經歷中學到。家長需要用一些更高階的方法諸如心理學來引導孩子的行為。對於那些希望以後成為演奏會水平的鋼琴家的人來說,從這個年齡才開始學習鋼琴絕對來得及。這個年齡段的人有能力牢記所學的知識而不會遺忘。由於個人過去的成長經歷不同,每個人之間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以上這一年齡組進行分類是很困難的

  不同年齡段學鋼琴的優勢

  01年齡小的益處

  孩子早學琴的益處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一個孩子從4歲開始學琴,3年後,即使進度慢基本上也能夠達到4級左右水平。這就比六七歲才開始學琴的孩子提前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很講究“童子功”,幼兒學琴有益開啟他們的掌關節,通過嚴格的訓練使柔軟的手指富於韌性並能提高他們的手指機能,從而打下紮實的基本功。此外,幼兒通過彈鋼琴,提高了眼、腦、手的配合能力,這對幼兒的早起培養還是十分有益的。據統計,世界上著名的鋼琴家乃至大師,基本上都是在3——6歲這個年齡段開始學琴的。

  02年齡大的優勢

  孩子年齡大***6週歲後***學琴的優勢首先體現在智力方面,幼兒的智力在5歲前發展緩慢,到了6歲才開始有明顯的上升趨勢;其次,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比5歲以內的幼兒長;第三,6週歲之後的孩子才有分析記憶的能力;第四,對手動作的準確性控制能力也會更強些。

  03因人而異

  人的能力千差萬別,就幼兒而言更是如此,孩子多大學鋼琴應參考如下兩方面的因素:即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骨骼條件。假如只學彈自己喜歡的樂曲會怎樣呢?所謂接受能力是指人對新事物、新知識的反應和掌握能力。這一點在幼兒身上表現得參差不齊。有些孩子從小就顯得很聰慧,學知識快並有求知慾望,對學琴來說這很重要,因為學鋼琴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技術訓練過程。孩子在練琴的時候既要盯住樂譜上的音符按正確的音高與時值彈出來,又要顧及手在彈奏時的技術動作是否正確,同時還要將所彈出的音樂賦予自己的情感。這三個因素綜合的訓練過程對一個接受能力較強的幼兒是可以勝任的。

  孩子的骨骼條件是指手的骨骼發育狀況,幼兒骨骼較軟,但彈鋼琴要求有堅挺的指關節和具有內聚力的手掌,這與幼兒的骨骼條件充滿著矛盾。但是在鋼琴學習的初級階段一般都在打基礎,沒有特別快速的練習,因此骨骼發育正常的幼兒也是可以承受的。但是有些孩子實在偏軟,或許與遺傳也有關,這種孩子還是建議稍大些再學琴。如有可能,可請鋼琴老師幫助鑑定一下。

  學鋼琴的建議

  學習鋼琴對孩子毅力的培養、行為的規範、注意力的集中、想像力的豐富以及對美的追求等許多好處。如果人的一生不能享受聽覺的美,那將是人生的一個巨大缺憾,而學琴能夠使人深入地瞭解與體驗音樂藝術。在這一目的下,我們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學習一點鋼琴。有不少人在退休以後開始學琴,重要的是音樂活動本身給人帶來的身心的愉悅。讓每個孩子都能學琴,都能夠終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都能夠一更深的層次,更廣的文化視野享受人類創造的音樂藝術是家長應該有的學琴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