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有什麼不可忽視的危害

  隨著牙齒矯正技術的發展,對於矯正牙列不齊、齙牙、虎牙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不過不少愛美人士總會擔心,牙齒矯正會不會損傷我們的牙齒呢?牙齒矯正存在哪些危害?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牙齒矯正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牙齒矯正的危害

  1、牙齒變鬆動

  在正常情況下,每個牙都有一定的生理動度以便能緩衝咀嚼壓力,防止牙齒受創傷。在做矯正治療時,牙齒鬆動度增加,這是正常反應。牙齒要移動,需要牙槽骨和牙周膜的重建,因為牙齒是靠牙周膜固定在牙槽骨裡,這樣牙齒就會變鬆動。但牙齒矯正到正常位置停止移動後,牙齒能夠能通過自身的修復能力便牙周膜重新附著而變穩固,不會發生永久性損傷。所以,如果臨床上發現牙齒鬆動度太大,應暫停加力,讓其恢復一段時間後再繼續加力。

  2、對牙髓的影響

  在治療初期,牙髓內產生輕度的、暫時性的炎症反應,表現為患者在加力的頭幾天內有疼痛或不適感,但實驗證明,這種影響是沒有臨床意義的。

  3、對牙根的影響

  牙齒矯正時,牙根表面也發生著吸收、增生這種重建活動。治療後,牙根憑著自身修復能力而恢復正常,但如果治療中加力過大,會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險性。

  4、對牙槽骨高度的影響

  做過正畸治療的人,牙槽骨高度都會有少量的降低,這是由於戴矯治器使口腔衛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齦炎的機會,對牙槽骨有一定的影響,在治療完成後,牙槽骨不會再繼續發生吸收,如果口腔衛生保持好,牙槽骨會逐漸恢復正常。

  牙齒矯正帶來這些危害可能會嚇退很多原本想矯正牙齒的人,但是,牙齒不齊不矯正的話危害也很大。

  兒童牙齒矯正的方法

  1、固定矯治器

  是將託槽、帶環等裝置用黏結劑粘固於牙面上,患者自己不能摘戴,只有醫生用專業器械取下。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矯治效能較高的矯治器。有脣側矯治器和舌側矯治器之分。

  2、活動矯治器

  附於牙或粘膜上,病人自己可隨意摘戴,一般常用於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較簡單的錯牙合畸形的矯正。

  3、隱形矯治器

  是根據患者牙列形態開展個性化設計,通過計算機三維影象技術模擬牙齒移動,應用數字化成型技術生產的多副由彈性透明高分子材料製成的矯治器。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矯治幾乎在無人察覺中完成,不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但價格較貴,且適應證有限,複雜錯牙合畸形的矯治無法完成。

  4、功能轎治器

  主要用於替牙期或者剛剛換完牙還處於生長髮育高峰期的兒童,利用咀嚼肌或口周肌的功能作用力引導頜骨生長而矯正輕中度功能性及骨性錯牙合畸形。

  5、正頜外科

  嚴重的骨性畸形,如上頜骨前突、上頜骨發育不足、下頜前突、下頜後縮等,需正畸正頜聯合治療,單純正畸治療是無法較好改善患者面型的。

  兒童牙齒矯正的四個時期

  1、乳牙期***2至5歲***

  此時兒童全身及面頜部生長髮育速度快,潛力大,牙齒矯正時只需施以輕度的外力,就能引起顯著的變化,在短期內使畸形得以矯正。

  2、早期混合牙列***6歲至9歲***

  這一時期的牙齒不齊特別常見。但是,如果存在有個別牙反頜、鎖頜、後頜的嚴重齲壞等,一定要及時治療。6歲以後,下排牙齒會有三分之一的生長要稍遲於上 排牙齒。但由於這一時期生長髮育潛力仍很大,牙齒和牙周組織對外力刺激反應也快,所以通常8—10歲進行牙齒矯正的話,就能改正一些患者面部的畸形

  3、晚期混合牙列和早期恆牙列***10歲至15歲***

  此時為兒童牙齒矯正最佳時期。在這一時期大多數恆牙已經萌出,牙弓寬度很少有增長,因此牙齒畸形已基本定型,也能較確切地估計大多數牙齒生長變化可能對 治療帶來的影響。大部分的矯正治療可以在此時期施行,矯正效果最好。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一時期是兒童牙齒矯正最佳時期。

  4、恆牙期***15歲以後***

  生長髮育趨於停止,需要一定強度的外力,才能使牙齒移動,但是,由於牙齒在牙床內終生都能在外力的牽引下移動,所以只要選擇正規的口腔正畸醫師,合理的矯牙目標都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