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體健康問題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季成葉教授指出,目前兒童青少年中許多健康問題,家長和社會應予以關注和重視。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1.肥胖問題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學習負擔的加重等原因,使兒童肥胖的發生率不斷增加。兒童期的肥胖一般以中度及重度肥胖為主,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其中70%-80%的兒童長大後會有肥胖現象,且成年後易導致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多數兒童的肥胖與熱量過剩及缺乏運動有關,社群護士應定期進行兒童肥胖的篩查,加強兒童營養指導,倡導積極的生活方式,使兒童堅持體育鍛煉,以預防肥胖的發生。如有體重超過標準或肥胖傾向時,應儘早告訴父母有關情況,必要時提供飲食及運動等控制體重的方法。

  2.營養不良問題 目前我國兒童的營養不良主要是營養素缺乏而引起的營養不良,如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維生素B1:、鐵、葉酸缺乏引起的營養不良性貧血等。導致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及零食過多。社群護士應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糾正偏食、挑食的問題,及時調整營養結構,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

  3.口腔衛生不良問題 兒童口腔衛生問題也是較為常見的兒童健康問題之一。由於不重視口腔衛生,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糖的消費增加,容易產生齲齒。我國兒童的乳牙齲齒髮病率到9歲時高達87%,而恆牙齲在兒童6歲時可達22%,以後逐年增加,因此,預防齲齒的發生是社群護士兒童保健的一項重要內容。社群護士應加強口腔衛生的宣傳及教育,輔導兒童正確的刷牙方法,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注意合理營養,教育兒童不要偏食,保證牙齒髮育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D及無機鹽以滿足需要。並對父母進行有關兒童口腔的衛生健康教育,使兒童定期接受牙齒檢查,及時發現及治療齲齒,保證兒童牙齒的正常發育。

  4.視力問題 近視、弱視是兒童常見的視力問題。由於兒童學習壓力不斷增加,讀書時間延長,加上電視、計算機、遊戲機等的應用,使兒童的視力問題發生率逐年增加。預防兒童視力問題的發生也是社群護士的一項重要任務,社群護士可以在家庭訪視時評估兒童桌椅的高度是否適宜,室內光線情況,兒童在閱讀時是否有姿勢不良的現象,並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指導。合理安排兒童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避免作業時間過長造成兒童視力疲勞。並加強保護視力的宣傳教育,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及時治療近視。

  少年兒童五大健康問題:

  1、營養不良和肥胖。

  在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和肥胖問題同時並存,由於這兩類人群數量都不少,因此這一狀況被專家稱為“雙峰現象”。

  在全國範圍內,兒童營養不良總是相對集中在西部,但在北京,6—18歲的中小學生中,營養不良的孩子也佔到6%至7%。造成這部分青少年營養不良的原因不同於西部的熱量、蛋白質攝入不足,而是偏食、挑食、吃零食過多,為追求模特兒身材而過度節食等等。與營養不良相比,更嚴重的問題是肥胖。近兩年肥胖兒的增長速度驚人,北京的中小學生中小學生中肥胖兒佔大約15%,這一數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因此,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刻不容緩。肥胖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有影響,兒童肥胖會導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目前這些疾病已經呈現低齡化趨勢。

  2、近視。

  1998年,我國中小學生中近視患病居世界第四;而1999年,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日本。在城市中,近視率居高不下,還在繼續增長,農村則明顯上升。課業負擔重、用眼時間過長是造成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且近視的發生提前了。過去防止近視的重點放在9歲以後,現在家長和學校應在孩子幼兒園和一入小學階段就開始防範近視。同時,在減輕課業負擔後,家長應注意讓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過度,看電視、打遊戲機、看光碟時間過長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3、齲齒。

  我國中小學生的齲齒髮病率與世界水平比較並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時修補的問題突出。有些孩子小小年紀恆牙就壞掉。有了蛀牙應及時修補,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補,因為乳牙如過多脫落,會影響恆牙長出後的排列。

  4、貧血。

  貧血問題與大城市孩子營養不良總是有相似之處,這種貧血並不是缺乏食物造成的,而與飲食習慣和營養知識缺乏有關。例如,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抄菜用鐵鍋就可以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很多鐵。再如在吃飯前喝桔子汁、吃西紅柿可以促進鐵的吸收;而飯後喝茶則不利於鐵的吸收。此外,牛奶、雞蛋中雖含有鐵,但很難吸收,而瘦肉、豬肝中的鐵質則容易吸收。瞭解了這些知識,糾正貧血就很容易做到。

  5、心理衛生問題。

  目前在中小學生中存在過度害羞、膽子小,有暴力傾向、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表現突出,特別是在面臨升學、就業、早戀等壓力時。專家預計,今後一段時間,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還將呈上升趨勢,因此,社會,老師、家長應對這一問題充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