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健康手抄報

  如果痛苦達到無法承受的程度,就會逃逸到思想的深處,給埋了起來。你知道怎麼做一份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手抄報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1. 實現心理健康,獲得幸福綠光!

  2. 傾訴一分鐘的煩惱,享受一小時的快樂!

  3. 快樂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實每一天。

  4. 健康的心靈,為你添上飛翔的翅膀。

  5. 敞開心中一片天,放飛心理健康夢。

  6. 倡導和諧心態,成就健康心理。

  7. 帶來步履沉重的憂愁!帶走心情輕鬆的快樂!

  8. 快樂每一天、自信每一天、充實每一天。

  9. 一個人要對昨天感到快樂,而對明天具有信心。

  資料2

  育人如“林”,為師“崇德”,這是一位網友對北師大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的評價,的確如此,44年前,林崇德就以這樣的詩行抒發自己對教師職業的嚮往,“我願堅守三盡講臺,讓學生遍佈四面八方;我們總會兩鬢斑白,青春卻會延續在學生身上”。他把教書育人當作自己的終生奮鬥目標。直到今天,每當他有新著出版,總是在扉頁上寫道:“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在北師大,每當有林崇德的講課或講座,教室裡總是滿滿當當的,連外系來的學生也說:“聽林老師講課,是一種享受。”20XX年北師大百年校慶時,林崇德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人有來生,在我高中畢業時,我仍會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願填上“師範”,畢業後仍當教師,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感謝於書記,帶領我們走進林先生的《中學生心理學》這部專著,從中細細體味一位大師對學生心理的細膩而又深刻的探尋和理解。

  目前,中學生存在的越來越多的心理健康問題,迫切需要開展和加強心理育。乍看起來,中學生和小學生一樣,都是在上學,學習是他們的主導活動。但是和小學生相比,無論是在學習活動的性質和內容上、集體生活的關係要求上,還是自身的生理髮育的變化上,都有著本質不同的特點。1、學習活動的變化。2、集體關係的變化。3、生理的變化。這些微妙的變化構成了他們深刻而又豐富的心理內容。在這個複雜的變化過程中,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就會影響品德發展上的缺點和性格發展上的偏畸,這類兒童青少年在中小學裡,較多地表現出紀律鬆馳、品德不良、情緒消沉、焦慮緊張,甚至於鬧學、混學和逃學等等。所謂學校處境不利兒童青少年,通常指智慧潛能正常,但在學校中處於低下地位,實際上被剝奪了基本學習權利與學習可能的學生,也指本身發展能力遲滯、學習成績落後,行為不良等不能適應學校學習的學生和從較低水平的學校轉到較高水平學校時不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的學生。如何通過學校創造條件,教師與家長的關心以及本人的努力,改變這種“問題”和“處境不利”的地位,使這部分兒童青少年在中小學裡健康成長,學校心理諮詢工作必然成為主要的途徑。而學校心理學家正是這種學校心理諮詢的主力軍。

  怎樣處理這樣的一些問題,林教授提出要協調好這樣的六種關係:

  1、處理和協調好人與自我的關係,提高自我修養。

  2、處理和協調好人與人的關係,提高群體意識,確立關愛他人的理念,應該把“孝道”和團隊合作精神放在人際關係的首位。

  3、處理和協調好人與社會的關係,注意青少年社會化,把愛國作為核心,促進愛國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4、處理和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係,注重“天人合一”的教育,要求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觀,培養其愛護生命,愛護環境、愛護自然的品質。

  5、處理和協調好硬體與軟體的關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培養學生“人是第一要素”的思想。

  6、處理和協調好中國與外國的關係,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以及辨別是非的理智愛國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