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亞健康狀態表現有哪些

  亞健康狀態是機體在無器質性病變情況下發生了一些功能性改變,造成人體生理機能低下,嚴重影響人們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質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什麼是亞健康狀態表現,歡迎閱讀。

  什麼是亞健康狀態表現

  1.軀體的亞健康

  亞健康狀態總的特徵是持續的或難以恢復的疲勞,常感體力不支,懶於運動,容易睏倦疲乏;睡眠障礙是亞健康狀態的另一常見症狀,可表現為各種形式的失眠,如入睡困難、多夢、易驚醒、醒後難以入睡;頭痛,多為全頭部或額部、顳部、枕部的慢性持續性的鈍痛、脹痛、壓迫感、緊箍感,屬於肌緊張性頭痛,另一種更為強烈的慢性頭痛是血管性頭痛;頭昏或眩暈; 肌肉、關節疼痛,腰痠背痛、肩頸部疼痛;抵抗力下降,顯著特徵是容易受感染,容易反覆感冒、咽痛、低熱;代謝紊亂,如輕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異常;消化功能紊亂,常見食慾不好,腹脹、噯氣、腹瀉、便祕等症狀;不明原因的胸悶氣短、含糊的胸痛、喜出長氣,心悸、心律失常,血壓不穩,經各種檢查排除器質性心肺肝腎等疾病;腰痛,尿頻、尿痛,但相關檢查正常;性功能減低,月經紊亂、痛經等。種種的軀體不適,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妨礙生活、學習、工作和事業,它可以長期的、潛隱的損害健康,最終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種因素促發重症,甚至發生猝死。據統計近幾年來日本每年發生“過勞死”超過萬例,我國青壯年人群猝死也明顯增多。

  2.心理的亞健康

  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各種矛盾和衝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最為常見的亞健康心理是焦慮。焦慮是一種缺乏具體指向的心理緊張和不愉快的情緒,表現為煩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惡夢及血壓增高、心率增快、口乾、多汗、肌肉緊張、手抖、尿頻、腹瀉等植物神經症狀,也可因這些軀體不適而產生疑病和憂鬱。心理亞健康的另一常見表現是抑鬱,這也是一種消極情緒,表現為悲觀、冷漠、自我感覺很差和自責,還可以有失眠、食慾和性慾減低、記憶力下降、體重下降、興趣喪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產生自殺慾念。此外,恐怖、妒忌、神經質、疑病也是心理的亞健康狀態 。心理的亞健康還表現在情感上,表現為冷漠、無望、無助、孤獨、空虛、輕率、機械以及婚外情、早戀等。

  心理亞健康狀態的普遍存在,必然導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會適應能力下降,人際關係不和諧,以致造成認識和決策偏差,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價值,對自己、對家庭、對他人造成不應有的傷害。但是,它又常常不被個人所意識,不被社會所承認,不為醫學所確認,因而使人感到莫名的痛苦。被壓抑的情緒和心理衝突,對機體的生理過程有明確的影響,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一系列變化。當這些變化持續存在,因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殺,或最終導致病理改變即心身疾病,如常見的高血壓、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以及癌症等。

  3.社會適應的亞健康

  現代社會是開放和資訊的社會,觀念不斷更新,高度競爭意識,新事物層出不窮,要求人們具備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不能很好的處理社會與人際關係的個體,可以出現適應不良的徵象。青少年因家庭教養方式不良及個人心理髮育等因素,導致社會適應困難,一旦離開家庭,獨立生活能力差,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處理不好各種人際關係,從而阻礙了有益的資訊交流,導致情緒壓抑、苦悶煩惱。成年人的適應問題仍相當重要,如工作環境變換、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家庭、養育子女、中年階段的工作壓力、知識更新、老年期退休後生活內容、社會地位的改變,都要求我們不斷的調整行為方式,積極的適應。

  社會適應的亞健康狀態,明顯影響人們的學習進取、生活安寧和身心健康。引起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礙,壓抑、苦悶、自卑、孤僻、意志脆弱,缺乏應付生活矛盾和克服困難的決心及毅力。人際關係的適應不良,則不能融入群體,不能獲得“社會支援網”的援助,自怨自艾,無端猜疑,表現出某些偏離行為,或成為時代的落伍者,還可能誘發種種心身症狀。

  4.道德***思想***的亞健康

  表現為世界觀、價值觀上存在著不利於自己和社會的偏差。由於思維方法不科學、錯誤選擇接受、社會默化、從眾、去個性化等心理影響,很多人在某些特定的時空,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以及行為的偏差,如運動場上球迷鬧事,他們精神正常,也並非道德敗壞;又如出於強身健體的良好願望,卻陷入“”淵藪的練氣功者,既違反了社會倫理、道德規範,又損害了自己的身心,甚至導致違法犯罪。

  亞健康的思想道德,直接導致行為的偏差、失範和越軌,從而使人產生一種內心深處的不安、沮喪和自我評價降低。一個人長期處於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必然不利於身體健康。同時,它還影響人們的正確判斷和決策,影響人們的創造性的有效發揮,損害著人們的生存質量。

  人體亞健康狀態的表現有哪些

  1、心病不安,驚悸少眠: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憋氣,心煩意亂,惶惶無措,夜寐不安,多夢紛紜。

  2、汗出津津,經常感冒:經常自汗、盜汗、出虛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發紅,舌苔厚膩,口苦、咽乾,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滯,目圍灰暗:面色無華,憔悴;雙目周圍,特別是眼下灰暗發青。

  5、四肢發脹,目下臥蠶:有些中老年婦女,晨起或勞累後足踝及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6、指甲成像,變化異常:中醫認為,人體軀幹四肢、臟腑經絡、氣血體能資訊層疊融會在指甲成象上稱為甲象。如指甲出現卷如蔥管、相似蒜頭、剝如竹筍、枯似魚鱗、曲類鷹爪、塌同癟螺、月痕不齊、峰突凹殘、甲面白點等,均為甲象異常,病位或在臟腑、或累及經絡、營衛阻滯。

  7、潮前胸脹,乳生結節:婦女在月經到來前兩三天,四肢發脹、胸部脹滿、胸脅串痛,婦科檢查,乳房常有硬結,應給予特別重視。

  8、口吐粘物,呃逆脹滿:常有胸腹脹滿、大便粘滯不暢、肛門溼熱之感,食生冷乾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適,口中粘滯不爽,吐之為快。重時,晨起非吐不可,進行性加重。此時,應及時檢查是否胃部、食道有佔位性病變。

  9、體溫異常,倦怠無力:下午體溫常常37-38°C左右,手心熱、口乾、全身倦怠無力,應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結核等。

  10、視力模糊,頭脹頭疼:平時視力正常,突感視力下降***非眼鏡度數不適***,且伴有目脹、頭疼,此時千萬不可大意,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有顱內佔位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