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養生小常識
氣溫陡降寒風嘯,早晚加衣防感冒,白天開窗通通風,規律作息精神好,入冬進補有訣竅,均衡營養是王道,適度鍛鍊不可少,貼心提示要記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入冬養生方面的小常識,供大家參考。
一、居室通風,不宜矇頭或關窗睡覺
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愛緊鎖門窗或矇頭入眠,這是很不好的習慣。除了白日要敞開門窗,讓空氣對流外,晚上應開小氣窗通風。
二、早睡晚起
古人強調冬季睡眠時間要充足。冬季是陽氣閉藏之季,夜晚沒有太陽的時間更是陽氣最薄弱之時,這時候大家最好要在睡眠中進行調養,最佳入睡時間是晚上10點之前。
三、去寒就溫
冬季保暖不夠的話陽氣的流失非常迅速,同時寒氣也會從面板趁虛而入。冬天養藏不當的話腎精也會流失,造成一系列泌尿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疾病。根據五行相生的原理,水生木,冬天如果精無所藏,春天木氣肝氣就不得生髮,造成手腳冰涼,抽筋等症狀。所以冬天要特別注意穿衣保暖,尤其注意腰部的保暖。
四、不要過度鍛鍊,少出汗,少洗澡
五、多吃堅果,多吃蘿蔔,多食熱粥
堅果是植物的種子,它把自己最寶貴的精華都藏在堅硬的殼中,等待著春天的萌芽。這與人體收藏陽氣的機理不謀而合。榛子、核桃、杏仁和腰果是一切堅果中的佼佼者,被譽為“國際四大堅果”。
在中國許多當地,都流傳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這樣的諺語。蘿蔔具有很強的行氣功用,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如中國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俗,常吃此類粥有新增熱量和養分功用。
六、做好進補
冬天是收藏的季節,我們人體的能量會牢牢的儲存在體內,所有進食的營養會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所以冬季是滋補的季節。
若是常常感到四肢無力、精力疲倦、說話聲響卑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歸於氣虛。可食用黃豆、山藥、大棗、栗子、胡蘿蔔、牛肉、兔肉等益氣食物。
面色枯黃、口脣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歸於血虛。可服用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食物。
入冬前養生3點要注意
1、保暖防燥
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呼吸道薄弱的人士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
2、宜平補,著重健脾養胃,調補肝腎
霜降時期正值深秋,在中醫的角度中對應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因此,此時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另外還可以多吃柿子和栗子,其中栗子尤其是這一時節的進補佳品。
3、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
深秋時節花木凋零,萬物蕭條的景象會讓人在心中引起悲秋、淒涼之感,易產生抑鬱情緒,霜降時節,人們應儘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另外也可以適當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雞蛋、羊肉和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