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房顫的病因跟我們的自身有一定的關係,如高血壓,冠心病等自身疾病引發的房顫,但是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也會引起房顫。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房顫的常見病因,希望能幫到你。

  常見的病因

  房顫常見的病因包括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臟外科手術、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甲亢、心包炎等等,與飲酒、精神緊張、水電解質或代謝失衡、嚴重感染等有關;此外還可以合併有其它型別心律失常。

  一、房顫的急性病因

  房顫與某些急性、暫時性原因有關,包括飲酒、外科手術、電擊、心肌炎、其它肺臟類疾病以及甲亢的急性病因。心房顫動是心肌梗塞和心胸外科手術後較常見的早期併發症。

  二、無心血管疾病的房顫

  雖然心房顫動大多數發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但是無心血管疾病的人也會患上此病。特別是年輕患者,大約有百分之30~45的陣發性房顫和百分之20~25的持續性房顫都屬於孤立性房顫。

  三、有心血管病的房顫

  絕大多數的心房顫動患者都患有心血管病,其中就包括瓣膜性心臟病***大多為二尖瓣性***、冠心病以及高血壓,尤其是存在左室肥厚的人更易患上心房顫動。

  症狀表現

  房顫的症狀也受患者感知症狀的敏感性及耐受性的影響,有的患者剛發生房顫時,可有明顯的症狀,隨著病程的延長,有的患者可逐漸適應,心臟房顫症狀可能減輕甚至消失。

  房顫發生時常會伴有不規則的快速心跳,患者多有明顯心慌、氣急和無力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同時,房顫患者極易發生腦中風,不僅發生比例增加5倍以上,而且中風後遺症的治療難度更大。此外,房顫患者的痴呆發生率和死亡率也明顯增高。

  房顫的併發症還有腦梗塞,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房顫持久使心房內有血液淤滯,在二尖瓣狹窄的患者及心室率很快時尤其明顯,容易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部分血栓脫落可引起體迴圈的動脈栓塞,尤其是腦栓塞最為常見。所以,房顫患者患腦梗塞大約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如果想要了解我院中醫的治療費用及治療過程,可以點選***與我們的專家交流

  除此之外,房顫的併發症還有心力衰竭,長期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縮,而代之無效的不協調收縮,心跳極不規則,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顯著減少,這些無效收縮不僅不能將血液排出到動脈裡去以維持正常的血液迴圈,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如果沒有其它心臟病,且房顫時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沒有任何房顫症狀,是在偶然的機會被發現,如果房顫引起心跳過快,病人會出現心慌、氣短、胸悶、憋氣、驚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臟病,就會加重心臟病的症狀,尤其會加重心力衰竭。

  護理

  1、一般護理。術後患者入CCU進行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生命體徵情況,每30分鐘測量P、R、BP,直至平穩。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患者心率、心律變化,觀察有無房顫、房撲等心律失常發生。

  2、穿刺部位的護理。術後絕對臥床休息24h,雙側腹股溝穿刺處於彈力繃帶加壓包紮,肢體制動12h,密切觀察穿刺肢體足背動脈搏動、面板溫度、顏色及感覺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飲食護理。房顫射頻消融術部位與食管接近,為防止出現心房-食管瘻併發症,術後第一天給予涼流質飲食,術後2周予涼軟食,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囑患者少食多餐,增加營養,保證各類營養素攝入。1月後無異常可恢復正常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