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肝腹水對大家來說是比較陌生的肝病。那麼肝腹水有哪些病因呢?肝腹水怎麼治療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肝腹水的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肝腹水的病因

  ①營養狀況較差,精神不振,消瘦乏力,肝硬化腹水晚期重症者衰弱而臥床不起。面板乾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貧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發性神經炎及浮腫等。

  ②肝腹水晚期小量腹水時通常沒有明顯外觀改變,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適,出現呼吸短促,醫生叩診時腹部呈濁音。

  伴有急性腹膜炎時則腹肌緊張,有壓痛、反跳痛,且腹式呼吸減弱消失;當炎性腹水腹內有黏連時,雖有大量腹水,腹部膨隆,但可無明顯移動性濁音兩側移動性濁音不相對稱;在女性患者須與巨大卵巢囊腫相鑑別,後者常以下腹膨隆為主,中下腹叩診濁音,而兩側叩診為鼓音;腹腔腫瘤所致腹水時腹部可見侷限性隆起觸及腫塊。

  ③伴有門靜脈高壓時可見腹壁靜脈曲張。有不規則低熱;門脈血栓形成內膜炎;肝癌肝臟解毒功能減退腸道吸收的毒素進入體迴圈;繼發性感染等。

  肝腹水的治療

  1、藥物治療

  通過休息、限鹽等措施療效不明顯者,應考慮使用利尿劑,促使水鈉排出,減少腹水。常用的有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因為肝腹水的發生與血漿中醛固酮水平有關,而安體舒通能夠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對水鈉的瀦留作用,增加腎臟對鈉的排出而起利尿作用,所以常把安體舒通作為首選藥物治療肝腹水。

  排鉀利尿藥有速尿、丁脲胺、利尿酸等,可抑制腎臟對鈉、氯的吸收,同時排出鉀,利尿作用強大,服用30分鐘即產生作用。噻嗪類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塞,為中等強度利尿藥,同時促進鉀排出。利尿劑的應用先小量再逐步加量,先單一用藥再聯合用藥。

  2、排放腹水療法

  通過腹腔穿刺,將腹水放出。為防止併發症發生,以往多采用小量放液,近年研究表明,大量放腹水加靜脈輸注適當劑量白蛋白,治療頑固性肝腹水療效顯著。

  3、自體腹水濃縮靜脈回輸療法

  採用特殊裝置,將腹水抽出後,經處理及濃縮,然後輸給患者。優點是克服了單純放腹水導致蛋白丟失的情況。缺點是多次腹穿,增加感染機會,易出現細菌性腹膜炎等。

  4、腹腔-頸靜脈轉流術

  採用特製裝置,利用腹腔壓力與中心靜脈壓的壓差,使腹水沿管道流入頸靜脈,臨床上用於治療頑固性肝腹水。

  5、胸導管分流術

  肝淋巴液增多是肝腹水產生的原因之一,利用外科手術將胸導管與頸內靜脈吻合,加速了淋巴液的排洩,促進腹水消退。

  6、經頸靜脈肝內體靜脈分流術***TIPSS***

  本方法是利用介入放射技術在肝內建立分流通道,來降低門脈壓力,對於既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又有頑固性肝腹水的患者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7、中醫中藥治療

  對於頑固性腹水可選用瀉下逐水藥,從大便中排出多量的水分,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對於有慢性胃腸疾患、嘔血及便血病史、肝昏迷患者,均不宜應用。

  肝腹水患者的飲食

  1.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

  肝硬化的病人普遍血鋅水平較低,尿鋅排出量增加,肝細胞內含鋅量也降低,當飲酒時,血鋅量會繼續降低,應嚴禁飲酒,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了防止鎂離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綠葉蔬菜、豌豆、乳製品和穀類等食物。

  2.合理應用蛋白質。

  為促進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應增加蛋白質供給,一般應占總熱能的15%,特別應保證一定數量優質蛋白,如動物性蛋包質、豆製品等的供給。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過多的補充,一旦過量容易引起肝昏迷現象。對腹水患者尤其要注意。

  3.限制膳食中的鹽與鈉。

  當有水腫或輕度腹水的病人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攝入的鹽量不超過3克;嚴重水腫時宜用無鹽飲食,鈉應限制在500毫克左右。禁食含鈉較多的食物。做各種菜餚時,先不放鹽或醬油,當把菜炒熟時最後放鹽或醬油,或者炒熟後再放醋、醬油、鹽吃。這樣既有味道,又限制了鈉鹽的攝入。其他含鈉較高的食品,如海產品、火腿、松花蛋、肉鬆等也應嚴格控制。每日進水量應限制在1000毫升~1500毫升。

  4.肝腹水患者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

  維生素C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C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抵抗力及促進肝細胞再生。腹水中維生素C的濃度與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腹水時應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吃水果時應剝皮或榨成汁飲用。

  另外,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對於改善症狀有重要作用。除了選擇富含這些維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種維生素製劑,腹水患者要保證維生素的供給。

  5.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充足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肝臟負擔;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細胞內糖元含量,使其用於肝組織的構成和增生,以保護肝臟。防止毒素對肝細胞損害,每天可吃澱粉類食物350克~4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