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周邊自駕遊好去處有哪些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由於海拔較高,被譽為“離天最近的地方”。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曲周邊自駕遊路線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那曲自駕游去哪兒

  象雄王國遺址

  象雄王國遺址位於那曲***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這裡的大片遺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象雄遺址,建於山腰,石頭建築,規模巨集大。遺址約有1600多年曆史。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苯教就形成於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並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弔和觀光。

  到達與離開 象雄王國遺址位於那曲***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這裡的大片遺址即是象雄都城之所在。從***到文部一鄉約有100多公里,大概3個小時多的車程。

  普若崗日冰川

  國家科考重點景區,位於羌塘西北部的雙湖特別區東北部90公里,屬國家級羌塘保護區的核心區。109國道轉那曲-雙湖特別區縣道可達。距那曲鎮560公里。 普諾崗日冰川是除了南極、北極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譽為世界第三極。也是緯度地區最大的冰川。普諾崗日冰原面積422平方公里,冰原表面平坦,呈西北東南方向條形分佈。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位50多條長短不等的冰舌,最低處海拔5350米。經鑽探和雷達測量,冰溫為-10℃;在冰層底部,冰溫為-5℃至-3℃。冰源海拔6400米處,2000年到2001年極端最低氣溫達到-60℃。該景區冰川、湖泊和沙漠相互伴生、三位一體。冰原周圍有許多湖泊,靠冰川融水補給,最大的是冰源西側的令戈措***也叫東湖***。湖泊和冰源之間,分佈著大面積的沙漠,接近冰原處還有連續的新月開沙丘,僅在冰原東面沙漠面積就達500平方公里以上。這種沙漠是同緯度地區已發現的首例冰川前沿風沙地貌,該地貌和地層中記錄了至少約一萬年的氣候、冰川譯沙漠化有貢獻作用。冰源地區以冰下磨蝕運動為主,這種特殊的冰川作用產生了大量的粉砂及細顆粒物質,為沙漠發育提供了豐富的物源。使得該地區沙漠成為世界上發育程度最高的沙漠,因此可稱其為冰川型沙漠。

  沱沱河

  沱沱河是長江的正源。它從格拉丹東雪山的姜根迪如冰川發源時,是一些冰川、冰斗的融水匯成的小溪流,這時的水面寬只有3米,深只有20多釐米,然後向北流過9千多米長的距離,在巴冬山下彙集了尕恰迪如崗雪山的冰川融水,經過一條長約15公里的谷地,繼續向北,分成了兩條寬4米和6米的小河,小河兩邊的谷地中還有許多密如蛛網的水流,這裡是沱沱河的上源。在這片谷地的出口,河谷突然下切,形成了一條長約5公里的陡峭峽谷,高達20多米。眾多河流交匯後,形成了河道開闊,水流交織的長江上源——沱沱河。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高寒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那曲地區那曲鎮,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 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 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

  那曲旅遊指南

  1.當地文化

  大多數藏北人篤信宗教,人們既對大自然頂禮膜拜,相信萬物有靈,也追求來世的幸福,虔誠供奉佛法僧三寶。在藏北最古老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牧人們至今還將藏北的許多高山和湖泊視為神山聖湖,每年朝山轉湖,加上美麗的神話傳說,大自然的造化之物,變成了有著肉身凡胎一樣的喜怒哀樂。在草原各部落,還有一種能通靈的"拉巴"神人,他們能讓神靈鬼怪附體,代表神向凡人發號施令,也能幫助人治療各種怪病。

  2.最佳旅行時間

  最佳季節 4月-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

  建議遊玩 5天

  那曲特產手信

  3.郵局資訊

  當地郵編:852000

  在那曲地區的各個鄉鎮均有郵政服務所,工作時間9:00—18:00,明信片兩元一張含郵票,基本一週左右可到達全國主要城市。

  那曲特產

  那曲蟲草

  西藏那曲是海拔最高的蟲草產區,產區海拔高度約4500-6000米;其次是青海,產區海拔高度約3000-4000米;再次是四川和其它地區,蟲草的品質就較差了。色澤也各異,以蟲草眼睛的顏色最明顯。西藏那曲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棕色,青海玉樹和果洛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黃色,川草和其它地區所產的草多為紅色。客戶在購買蟲草時通過色澤的差別很容易就能辨別其產地。

  酥油桶

  酥油桶 酥油桶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酥油桶分兩種:一種是從奶中提取酥油的桶,叫做“雪董”,這種桶較大,高約1.3米,口徑近0.33米,是牧區經常見到的生產酥油桶;一種是家庭日用的酥油桶,藏語叫“雪董”,這種桶較“雪董”小,高1米左右,直徑約16釐米。有的酥油桶很小,只有30多釐米高,宜出門時用。酥油桶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攪拌器,叫做“甲羅”。酥油桶的製作十分講究,桶部用木板圍成,上下口徑一般大,外圍用鋼皮箍,上下兩端用銅做花邊,可以打出各種花紋,顯得精美、大方。

  人蔘果拌酥油大米飯

  在黑河兩岸、納木措周圍和巴青河谷地帶,有一種被當地人稱為“蕨瑪”的植物,莖紅、葉綠、花黃、根部結一種像花生米似的紅色小果,這就是藏北的“人蔘果”。此物性甘溫,健脾胃,滋陰補腎,營養豐富,物美價廉。用人蔘果煮粥,清香可口。每當過年過節,或客人來訪時、主人常用“人蔘果拌酥油大米飯”招待客人。主人先把米飯煮好,再拌上融化的酥油,加上白糖和人蔘果,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