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話題作文
清明節話題作文1
聽說要遠足了,我們都很高興。我們從來沒有走這麼遠的路。90裡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心驚肉跳的數字呀。雖然,我是那麼的害怕,那麼的恐慌,但是我還是堅信,堅持就是勝利。
清晨,我們早早的起來。帶著激動,帶著好奇,帶著信心在學校集合。在老師講完話,授完旗後,我們踏著晨露,迎著朝霞出發了。
剛開始我們還很興奮,一路上說說笑笑,唱著我們喜歡的歌。我呢,就趕快拿出相機拍這清新的田園風光。可沒多久,我就感到渾身不自在,力氣也差不多用盡了,火辣辣的太陽無情的炙烤著,絲毫沒有憐憫之心。可我知道,既然我已出發,那就得堅持到底,我相信我又這個信心,我要學會忍。
有的同學已經走不動了,大家就你幫幫我我幫幫你,一個拉著一個走。因為我們是一個集體,不希望誰掉隊。漸漸的,我的腳腕開始酸,腳下似乎有水泡,可我一點也不在乎,還很高興,說我終於有水泡了,這是我的勳章,不時有人問還有多遠,我總笑著回答:不遠不遠,就在前面了。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大家都累得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我們又聽了一會報告,就去吃飯了。
吃完飯後,我們又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下午一點的太陽從沒像這樣毒過。每個人都垂頭喪氣,臉上更又了一份倦意zk168,我的腳上的水泡似乎更多更大。從一個變兩個,又變成三個。我每抬一次腳,那水泡就鼓起來,放下去時,它也順勢癟了。就這樣,鼓著癟著地折磨我。雖然我走在平坦的公路上,但腳彷彿踩在水中。每踩一步都是水汪汪的,疼疼的,很難受。很多同學已經堅持不住,坐車回家了。望著那一輛輛賓士而過的車,我只能望車興嘆。後來我幾乎不是用腳掌走路,而是用腳側走路。望著越來越遠的隊伍,我氣餒了。可是我的同學們卻一直鼓勵我,風颳起來了,我抬頭看見一群鳥劃過太陽,飛向湛藍的天空。我咬咬牙,埋著頭繼續向前走。
一路上,我們又是小跑又是快走,個個歸心似箭。疲倦再一次湧上心頭,腳疼與勞累折磨著我們,可大家堅持著,終於,我們回到了“家”——學校。
我們成功了!90裡,我們用腳步丈量。這90裡中包含了快樂、辛苦。但我們成功完成了。我們互相擁抱,來慶祝來之不易的快樂。我們每個人都是英雄,每個人都是勝利者,每個人都是18班的勇士。
我是一個遠足者,帶著千萬句叮囑,來到外面走起始步。不管路途多麼遙遠,我一定會做好準備;不管路途多麼艱辛,我一定會努力的走過;不管路途多麼的黑暗,我一定會用我來點燃它。因為我知道,前面的景色是最美的。
2
從清明節悠久的歷史不難看出中華民族對亡靈告慰的行為由來已久,當然從人們認為天堂是人死後永久的居所,也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如歷代皇帝大興土木,修造靈寢等。當然在掃墓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引起過火災,但這些都不能夠影響我們對“孝道”的傳承和延續。我們需要改變的是緬懷先人的方式,需要的改進的是在這個節日所舉行的儀式。
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放不下的是“孝道”,是割捨不下的人間親情。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長輩的辛勤付出,自己的成長中烙下了父母、長輩的點點滴滴。就如同一個風箏終究要回到起點一樣。無論身在何處,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為逝去的父母、祖輩、先烈盡一份自己的孝心,到墳頭填一把土,不為別的,只為逝者能安樂九泉,也為自己的天堂路上甚覺自慰。
清明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在人們眼中一個紛紛細雨的時節,這在人們心中己成了一幅定格的畫面。定格在了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正好託襯了人們心中的悲涼,也蘊育了春的生機,這正如人生一樣,人生路的結束,也意味天堂路的開始。但後人始終惦念著天堂裡的親人們,總喜歡為他們燒一些紙錢等,寄去一份孝心。希望他們在天堂裡能夠得到一份祝福,這其中飽含的人們未盡完的“孝道”!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我的心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也不知清明節的紛紛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懷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細雨,更是細雨襯托了清明。只有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有那麼多人回鄉掃墓,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這其間飽含最多是人們感情的體現和寄託。
3
紅了桃,綠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雨綿綿。
淅淅瀝瀝的小雨,微冷。密密地斜織著,下個不停。是必然,還是偶然?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何總到這個季節,天空的臉便開始陰沉哭泣?為何總是這個季候,大地的心會開始顫抖哀慟?
風吹涼了心,雨又溼了心。一陌陌紙錢兒,一堆堆亂崗墳。
風蕭蕭,雨綿綿,惶惶又悽悽。四處遊蕩的孤魂,天陰雨溼聲啾啾。
徐徐飄升?a href='//' target='_blank'>留戀南闃潁?笳笙炱鷙涿?謀夼凇>鎂貌輝咐餚サ娜嗣牽?樟酥角??嗔誦巒粒?共煌?哿四勐痰牧?Σ逶詵贗貳>鎂貌輝咐餚サ娜嗣牽?樟酥角??嗔誦巒粒?共煌?刈?砣ビ稚釙櫫?思復巍?/p>
敦親睦族的行孝,慎終追遠的感傷,生離死別的悲酸淚,說不完,道不盡。
特別的節日裡,遙想起最特別的地方,故鄉湖北荊門京山。清悠的鄉韻,像一首小令款款而來。近乎微醺薄醉之中,我看見穿校服的娃娃,著樸素衣裳的園丁以及勞苦的人們走向京山烈士墓,前去緬懷烈士報國志。獻上一朵又一朵小白花,祭奠革命先輩張文秋,邵華。慎終追遠,為革命烈士掃墓,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戎馬關山報國志,夢牽魂繞女兒情。一朵又一朵小白花,一把又一把辛酸淚。又是一年清明節,無限感傷在上頭。
清明寒
紅了桃,綠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寒料峭。
仲春暮春之交,寒風疏雨間雜。悽淡的氛圍,落魄的情懷。冷寂的深巷裡,灶爐已滅;淒冷的寒風燈側,冷食冷飲。
每逢此節更思介之推。甘於淡泊,為了明志;甘於窮困,最終被燒死。
窗外笛聲悠悠,傳來淒厲的古聲。幾個世紀的風雨,幾個世紀的滄桑,勾著你的心,也勾著我的心。清明江城的春天無處不飛花,春花凋零,心也凋零。紛紛灑灑,落了一地。可憐故園斷腸處,日日夜夜柳條逐漸新脆,冷火熄煙悼苦人。幾千年的花開花謝,幾千年的潮起潮落。
清明遊
紅了桃,綠了柳,活了的大江南北在三月的清明,春意盎然。萬物吐故納新,容光煥發,脫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喜氣。
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三者合一,節節生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二十五個族同過一個節。特別的節日,生死並重的節日。浩蕩春風,山也起伏,草也起伏,升起我們火焰一樣的熱愛閃爍,無限透明生活裡的愛。
早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江城春回大地,草木暴青,生機勃勃;春雨飛灑,紛紛揚揚。特別的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糅合了歡樂探春之氛圍;除了憑弔生離死別的悲痛,亦融合了生機盎然之春意,讓人切身感受自然之美。
4
“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這是詩人筆下的清明,即使斷魂,似乎也是詩意盎然。而在我的眼中,今年的清明使人黯然傷感:煙雨瀰漫的原野,千碑林立,肅穆無語,只有時而燃響的爆竹隱隱入耳,似乎低低地訴說著一段淒涼的往事。如絲如霧的煙雨好像飄入心中一般,瑩瑩的裹住心房,心下好像是一汪清潭,讓我分明地感到了那陣陣的涼意。
眼前的一堆老墳,是那樣的熟悉:低矮略突出於地面的土丘已經被來來往往的祭拜者踩成硬地,只有些許不知名的野草頑強的從灰白的地面鑽出來,讓人才感到一點生意。漆黑的墓碑長期受風雨的侵蝕,有些地方剝落了,斑斑駁駁的苔蘚下還能模糊的辨出“父親張同軍大人千古”幾個隸書碑文。
哥哥拿起鐵鍬,望了望跪在墳頭的媽媽,“媽,我給爺爺培點土。”媽媽從地上撿起一枝枯樹丫,一邊掃墳頭的雜草和枯葉,嘴裡一邊唸叨,“好,那是應該的。看看,看看,這兒都髒成什麼樣了?爸,今兒給你們打掃一下,讓你們也住的乾淨些。”
爸爸已經拿出了火紙,跪在媽媽旁邊,“啪”的一聲,手中的火機冒出藍色的火焰。一瞬間,火紙已被點燃,爸爸很是小心,一張一張的將火紙翻起,點燃。不一會兒,我就感到了炙熱的熱浪。“月月,來,給爺爺跪下。”爸爸沒有抬頭,“給爺爺燒幾張紙吧。”我順從的跪在爸爸的旁邊,爸爸一邊燒紙,一邊說,“爸,我們住在襄樊,平時只顧忙了,很少回來看你,真是對不住你們!希望你老不要見怪。”藍色的火苗舔著火紙,火焰越來越高,飄忽不定。
“爸,你平時最喜歡月月了。今天,月月也來看你老來了!”媽媽一開口,我的眼淚就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爺爺,月月給你送錢來了……”喉頭一緊,淚水似乎淹沒了我的喉嚨,我說不出來了。朦朧的淚光中,又浮現出爺爺的笑容……
“哈哈哈,小鬼頭,可不許耍賴皮。”爽朗的笑聲牽動一撮山羊鬍一抖一抖,兩眼也被拉成了一條直線。爺爺打牌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有時爺爺在廚房做飯,我乘爺爺不注意,大吼一聲,“嗨!”總把爺爺嚇一跳,爺爺總是笑著說,“小鬼頭,爺爺這把老骨頭可不禁嚇呀!” ……這一切,似乎剛剛發生,他的笑容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可現在,爺爺,我怎麼報答你的恩情啊!我的心空洞洞的,眼淚不停的在眼眶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