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災害逃生常識

  日常生活中,人們或許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故或災害,因此,事故發生後自救逃生十分重要,切不可坐以待斃。如何為自己創造生存機會,交通工具的救生常識迫切需要普及!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災害逃生常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不可不知的逃生常識

  動車逃生常識:

  動車車窗是由雙層鋼化玻璃製成的,中間部位是最結實的地方。應該用安全錘的尖頭敲擊玻璃的四個角,或者四條邊的中間部位,女孩子也可以用高跟鞋的鞋跟敲擊。如果是帶膠層的玻璃,一般情況下不會一次性砸破,在砸碎第一層玻璃後,再向下拉一下,將夾膠膜拉破才行。

  飛機逃生常識:

  如果機艙內正在燃燒,應迅速用溼毛巾掩住口鼻,防止毒煙吸入,並立即解開安全帶,脫離火源,從緊急脫離通道離開飛機***在乘機時應認真閱讀機上的有關手冊,記住如何使用緊急脫離通道***。如果已離開飛機,則應向飛機殘骸的上風處跑。如果在水中***通常飛機迫降在水面時都要讓乘客穿好救生衣,注意救生筏的到達口與緊急脫離道有所不同***,應抓住救生物品,抬高下頜,並努力吸氣,積極游泳;如不會游泳,就應該堵住鼻孔,防止嗆水。

  地鐵逃生常識:

  平時乘坐地鐵時就應當仔細留意站臺、站廳內的緊急疏散標誌所在的位置,注意學習車廂內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開啟車門的說明,車廂中部的乘客應趕向列車的車頭和車尾,拉下紅色手柄,開啟連通車廂與駕駛室之間的緊急疏散門,然後通過列車車頭和車尾部設定的應急“逃生門”有序疏散。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牢記要往上風口跑,就是逆著風跑。切記不要立即開啟車門逃生,那樣會被車輛擠死。也不要把應急逃生門處於開啟狀態,由於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有很大的風,會助長火勢蔓延。要待車輛停穩後,再開啟車門有序疏散。

  汽車逃生常識:

  要保持頭腦清醒,要鎮定。如果你能在撞擊前的短暫時間內發現險情,就應迅速握緊扶手、椅背,同時兩腿微變用力向前蹬地。這樣,可減緩身體向前的衝擊速度,從而降低受傷害的程度;如果意外事件發生得特別突然,那麼就應迅速抱住頭部,並縮身成球形,以減輕頭部、胸部受到的衝擊;如果你乘的車不幸翻倒,切記不要死抓住某個部位,只有抱頭縮身,才是上策;如果被困在封閉的大型巴士上,乘客要用安全錘敲碎玻璃逃生;如果車輛掉入水中,引擎在前面的車輛,車內人員必須從後方逃生,因為車輛較重的部分將先會下沉,從後方逃生可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游泳池逃生常識:

  若在水中發現自己體力不足,無法游回池邊時,立即舉手求救,或大聲喊叫「救命」等待救援。 如果沒有人發現自己也不要驚慌,保持冷靜,將四肢蜷縮,深吸一口氣,頭部朝下,保持一個球形姿勢讓自己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冷靜思考之後再探出水面往人群密集區漂浮。

  海灘逃生常識:

  海中游泳,因為是動水,有海流、有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故需要加倍的耐力及體力才能達到同等距離,所以不可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才不會造成不幸。海邊救生員均身穿上黃下紅服裝。如果看到海濱白色的小屋和旁邊的黃、紅兩色旗杆,就可確定那是救生站,救生員正在值班。假如旗杆收了,就表明救生員不當值。同時,救生站還有警示標誌,如果插上了全紅旗幟,就是告誡大家海風大,不適合下海游泳。

  火災逃生常識:

  突然面對濃煙和烈火,一定要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儘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衝亂竄。只有沉著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火災致人傷亡的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濃煙毒氣窒息,二是火焰的燒傷和強大的熱輻射。只要能避開或降低這兩種危害,就可以保護自身安全,減輕傷害。

  地震逃生常識:

  震時就近躲避,如果是在高樓裡,跑出來不太可能 ,但若在平房裡,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可力爭跑出避震。利於避震的姿勢: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 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 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 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 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溼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海嘯逃生常識:

  當感覺大地發生顫抖時,要抓緊時間儘快遠離海濱,登上高處,不要靠近海邊以及江河的入海口。海嘯登陸時海水往往明顯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後退速度異常快,立刻撤離到內陸地勢較高的地方。如果突然面臨海嘯,應該儘量牢牢抓住能夠固定自己的東西,而不要到處亂跑,因為人是跑不過海浪的。在浪頭襲來的時候,要屏住一口氣,儘量抓牢不要被海浪捲走,等海浪退去後,再向高處轉移。 萬一不幸被海浪捲入海中,需要的還是冷靜,要儘量放鬆,努力使自己漂浮在海面,儘量使自己的鼻子露在水面或者改用嘴呼吸。能夠漂浮在水面上後,要馬上向岸邊移動。海洋一望無際,該如何判斷哪邊是靠近岸邊呢?我們應該觀察漂浮物,漂浮物越密集代表離岸越近,漂浮物越稀疏說明離岸越遠。

  擴充套件閱讀:交通事故自救常識

  1、車禍發生時,駕乘者應沉著冷靜,保持清醒的頭腦,千萬不要驚惶失措。

  2、駕駛人要迅速辨明情況,按照“先救人、後顧車;先斷電路,後斷油路”的原則,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3、發生翻車事故時,駕駛人應緊緊抓住方向盤,兩腳勾住離合器踏板或油門踏板,儘量使身體固定,防止在駕駛室內翻滾、碰撞而致傷。如果駕駛室是敞開式的,翻車時駕駛人應儘量縮小身體往下躲,或者設法跳車。

  乘客應迅速趴到座椅上,緊緊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等固定物,低下頭,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手臂保護頭部;如果遇翻車或墜車,應迅速蹲下身體,緊緊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腳,身體儘量固定在兩排座位之間,隨車翻轉;車輛在行駛中發生事故時,乘客不要盲目跳車,應在車輛停下後再陸續撤離。

  4、萬一人被丟擲駕駛室或車廂,應迅速抱住頭部,並縮成球狀就勢翻滾,其目的是減少落地時的反作用力,減輕頭部、胸部的損傷,同時儘量遠離危險區域。

  5、當翻車已不可避免,需要跳車時,應用力蹬雙腳,增大向外丟擲的力量和距離,不能順著翻車的方向跳車,以防跳出後又被車輛重新壓上。

  6、在撞車事故中,巨大的撞擊力常常對人造成重大傷害。為此,搭乘人員應緊握扶手或靠背,同時雙腳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蹬,使撞擊力盡量消耗在自己的手腕和腿彎之間,減緩身體前衝的速度和力量。

  7、在公路上發生車禍時,要注意保護好現場,及時救護傷員,儘快報警,爭取得到交警的幫助,防止造成交通堵塞。

  8、在車禍中,如果人的頭顱、胸部和腹部受到撞擊或擠壓,應及時到醫院診治,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不要執意回家,防止內出血突然加劇而導致死亡。

  9、車輛意外失火時,應破窗脫身打滾滅火。行車途中汽車突然起火,駕駛人應立即熄火,設法組織車內人員迅速離開車體。若因車輛碰撞變形、車門無法開啟時,可從前後擋風玻璃或車窗處脫身。

  10、當車輛迎面碰撞時,兩腳踏直身體後傾。一旦遇有事故發生,當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不在司機一側時,司機應緊握方向盤,兩腿向前踏直,身體後傾,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迎面碰撞的主要方位在臨近駕駛人座位或者撞擊力度大時,駕駛人應迅速躲離方向盤,將兩腳抬起,以免受到擠壓而受傷。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