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字型有幾種基本分類

  所謂書法字型,也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書法有幾種字型分類呢?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書法字型,希望你們喜歡。

  書法字型欣賞

>

  書法字型圖片1_楷書

  書法字型圖片2_行書

  書法字型圖片3_草書

  書法字型圖片4_隸書

  書法字型圖片5_篆書

  書法幾種字型

  所謂書法字型,也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傳統來講,中國書法字型大致分為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這五大書法字型。不過在每一大類裡面又分為若干細小門類,比如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楷書又有魏碑唐楷之分,還有二王體、瘦金體之說。分別來談談這些書法字型及特點。

  書法字型之篆書

  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型。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由於是官書,小篆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標誰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篆書書法字型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這兩種特徵。加之字型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佈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

  書法字型之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複,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的書法字型,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型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型,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型。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元,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元,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的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後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識了。

  書法字型之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型。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型,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訊,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型。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型別的草書,稱之為今草。

  書法字型之楷書

  楷書在書法字型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鐘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

  書法字型之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型,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價倍受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