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手抄報圖片水族端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但現在有許多人認為現在的春節缺少傳統文化,年味太淡,春節也準備要到啦,希望大家加深對春節的知識,傳承我們的文化,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關於春節手抄報的資料和相關內容,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春節手抄報圖片:水族的“春節”——端節

  水族是我國一個非常具有智慧的一個少數民族,其民族先民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財富,“端節”就是其中一個,其實水族的春節,又叫“水年”。水族端節是水族的春節,即新年,所有又叫“水年”。端節,水語稱為“藉端”。“端”,意為“歲首”或“新年”;“借”,意為“吃”。因此,端節亦可直譯為“吃年”,意為“過年”,水族的傳統節日。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圖片

  春節手抄報圖片:水族端節的簡介

  水族端節***水年***是水族人民辭舊迎新、祭祀祖先、慶賀豐收和預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滿的傳統節日。

  水族端節,水語稱為“藉端”。“端”,意為“歲首”或“新年”;“借”,意為“吃”。因此,端節亦可直譯為“吃年”,意為“過年”。又因水族的這個年節的日期以水歷為準,水歷把九月作歲首,歲首要過年,端節就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稱“水年”。分散居住的彝胞,為方便互相走訪,也有按地域約定時日過端節的。

  節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釀新酒,縫新裝,籌備各色食品、果品,以備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們將銅鼓或大皮鼓懸於庭中,盡情敲擊,以示辭舊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設素席,祭品有魚***水族把魚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飯、新米酒、豆腐、筍乾、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燉“魚煲韭菜”和“炕***烤***魚”為必不可少的祭品。水族民間有“無魚不成年”的說法。初一早上,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準備豐盛的酒菜迎候登門拜年的客人。節間,各村寨還舉行“趕端坡”的娛樂交際活動。“端坡”會上,人們盡情賽馬、鬥牛、鬥鳥進行各種歌舞活動。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圖片

  春節手抄報圖片:水族端節的由來

  水族端節是以水書水歷推算出來的,從頭至尾長達49天,是世界上延時最長的節日,又叫“瓜節”,水語稱“借瓜”或“藉端”。相當於漢族的春節。

  水歷將一年也分為12個月和四季,但把農曆九月作歲首,農曆八月當歲末,以十二地支記日,水歷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每逢亥日,各地依傳統分批過節,要分7批***古代分9批***才能過完。端節保留著水族古代氏族部落慶谷熟、過新年的遺風。

  水族的歷法和端節,準確詮釋了漢字“年”,“谷熟也”的本義。因谷熟而舉行的慶典,古代稱為過年。分析水族古文字“年”,稻作文化無不滲透其間,上下彎拐橫畫表示收割的刀具,指摘刀、鐮刀;中豎,表示兩個收割期之間的間隔,指水稻生長的一個週期,即一年;中橫,表示均分一年為兩季的中點。而把一年分為冬夏兩季,這是古水歷的顯著特點。水歷年終12月,正是谷熟的秋收時段,端節也成為了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聚會親友的節日。

  水族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在節日裡人們載歌載舞,歡聚一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是水族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