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腳架的選購分享

  關於三腳架,你看小編為大家準備整理的這一篇就夠了,歡迎閱讀希望你們你喜歡。

  器材選購篇

  1

  選購基本原則

  假如你覺得自己對攝影可能就是個5分鐘熱度,因為你以前的那些愛好都是這樣的,所以你得對自己客觀一些。你就是那個對所有新鮮愛好都是5分鐘愛好的人。

  那麼選擇腳架的原則就是兩個字:夠用。這個夠用一共有兩個含義,

  一是可以適應你的拍攝需要,確保腳架不會成為您的拍攝瓶頸,腳架必須可以綽綽有餘的承受相機的重量,並且滿足你的主要攝影用途。

  第二點是不用買太昂貴的腳架,因為當你不再愛好攝影的時候,你會感嘆自己的高階腳架只能成為一個精巧的擺設。

  在這種情況下,老法師所說的“一步到位,腳架可以用一輩子”的理論對你而言是沒有絲毫意義的。

  另外,還要看看你的相機個頭,小個頭配個大架子也不好看吧,大塊頭配個小架子也很怪,所以要合適。

  最後,要看看你的攝影主攻方向,是希望長時間保持穩定啊,還是要利用你不斷移動。前者選重的,後者選輕的。

  下面講一下具體選購要點。

  2

  高度

  看三腳架伸展開的高度是否到目線的位置***注意是在不升中軸的情況下,因為中軸其實是個妥協的產物,在拍攝時穩定性並不好***,三腳架高度太低的話,很容易就疲勞了,且攝影範圍也受到侷限。在很多拍攝中,腳架中軸可以反裝會大大增強拍攝的便利性,所以中軸的靈活性也是選擇中考慮的。

  3

  伸縮順暢度

  旋鈕式腳架確認一下旋鈕要擰到什麼程度腳管伸縮才順暢。如果是扳扣式的,則要看使用多大的力度才能鬆緊。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操作簡單,使用牢固的產品。

  4

  適用環境

  由於設計的不同,不同腳架開腳角度有包不同,我們最好選擇那些開腳角度有3檔調節的產品,這樣拍攝時更為方便,此外,可以中軸倒裝拍攝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5

  節數

  腳架有3節和4節腳管的型號。追求穩定性和操作簡便的使用者可以選3節的,考慮攜帶性的可選4節的產品。

  6

  扳扣還是旋鈕

  腳架有扳扣和旋鈕兩種,其中扳扣式腳架操作簡單,伸展迅速。旋鈕式的維護起來相對簡單***當然也要知道維護方法***,不過操作性可能不如扳扣式的好。

  7

  價格

  金屬和合成樹脂的使用比例不同,腳架的價格也不一樣。最新採用碳素和鎂合金的產品價格比較貴,但此類腳架的機能的確是上乘優良。

  此外要注意的是是未上漆的金屬腳架,雖然銀光閃閃的很好看,但腳架還是黑色的穩重,而且拍攝反光的物品不會映出腳架影子。

  由於球檯的設計越來越精密,人像攝影師現在也越來越多的選用了。

  碳纖維腳架是目前綜合性能比較出色的產品,價格也不算特別高。

  鋁合金三腳架

  碳素纖維三腳架

  使用技巧篇 |

  8

  腳架使用技巧

  使用三腳架的目的是儘量抑制相機的振動,致力拍攝出清晰的好相片。因此使用中我們應該遵循“重、粗、低”的基本使用規則。

  重

  所謂“重”就是要增加整個三腳架的自身重量,特別是有風時,在掛鉤上掛載重物或使用石頭袋能減少架子的晃動,為使用者提供更為穩定的支撐。

  粗

  眾所周知,越粗的腳管減振交易就越明顯。三腳架越上部的腳管越粗,越接近地面上則越細。在腳架高度許可時,儘量使用上部較粗的腳管。因為腳管越粗,三腳架越穩定。

  低

  “低”就是重心位置越低三腳架越穩。拍攝時我們在優先考慮相機位置和拍攝角度的同時,要儘量維持腳架的低重心,將腳管和中軸升高到需要的高度即可。由於中軸在整個腳架系統中穩定性相對不好,因此主要用於細微調整高度,不要輕易提升。

  在許多外拍中,重量比較輕的碳纖維三腳架還可以作為燈架使用,以方便布光。

  當獨腳架用

  在將三腳架作為獨腳架使用時,不要雙腳合攏並與架子處於平行,這樣支撐腳架穩定性很差。正確的方法是將腳架的腳管併攏,然後與張開的雙腿呈三角形傾斜支撐。

  9

  不同場景中的使用技巧

  除了最基本的使用規則,三腳架在不同的地形上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

  硬地面

  水泥或鋪有瀝青的馬路、岩石等堅固的地面是支撐三腳架最理想環境。在這些環境中,我們無須放下腳架的腳釘就可以放心使用***橡膠墊在這些地面有防滑的作用***。

  軟地面

  進入森林中,堆積著落葉的地面就像柔軟的墊子,在這種環境支撐起來的三腳架容易搖晃,使減振效果將大打折扣***草原、潮溼地帶、海濱沙漠、雪原、地板、地毯等也一樣***。

  此時要儘可能找暴露在外的岩石、樹樁、樹根等有一定硬度的物體,將三腳架支撐在穩固的物體上。此外在水邊時,請不要把腳管直接放入水中,這樣既會不穩定,也會增加腳架的保養難度。

  如果實在不能找到堅硬的地面或有風吹過的時候,請將腳釘插入地面。另外還可配合專用的石頭袋或掛鉤來增加腳架的穩定。

  海邊

  去大海遊玩拍攝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事情,使用照相機三腳架在海邊拍照更是司空見慣。但是海水中的鹽分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三腳架受到海水侵蝕的話可能會有鏽蝕、掉漆等現象,直接就會給三腳架帶來致命的傷害。

  在海邊使用三腳架時,要優先開啟三腳架最末端的腳管,這樣當將腳架放入海水中和沙灘上時,就不會導致海水和細沙侵蝕三腳架腳管鎖緊結構。

  另外,海灘並不像平地那樣,橡膠墊無法提供較好的穩定度和支撐,所以在使用三腳架時,我們可以使用腳釘進行安裝,把三腳架固定在柔軟的地面上。

  最後就是拍攝完後,腳架上免不了沾有海水和沙子,為了防止他們對三腳架的侵蝕,一定要及時用淡水沖洗三腳架的機械結構,同時為了防止腳架生鏽,可以在清洗後的部件晾乾後塗抹潤滑油。

  另外,民科高手告訴我們,拍攝前用塑料袋子把三個腿包好了用膠紙粘好,拍完收工的時候再用小刀把膠紙剪掉,也是可行的方法。

  江湖救急篇 |

  10

  沒有腳架怎麼辦

  以上講了許多關於選購與使用的知識,不過如果我就是窮,我就是沒力,我就是不想買腳架,腫麼辦,就沒辦法拍攝了嗎?

  非也,非也。

  下面就來分享一些不用三腳架,也能拍出清晰照片的方法!

  支撐法

  找支點的方法很多,例如圍欄、路障等固定的平臺,均可作為支撐點使用。而如果需要調節拍攝角度的話,可以用肩帶、錢包等物體墊高相機一端。不過要注意相機在墊高後,是否能夠穩穩的在支撐點上,不然相機掉下來了,可一點都不好玩。

  再如下面這位國外的大神,用一條破牛仔褲改成了豆袋,用來當作支撐物也是很好的,因為很穩定,摩擦力也夠大——另外,在使用三腳架時,還可以掛在下面起到穩定的作用哦。

  當然,我們也不必非要做個豆袋這麼麻煩,直接利用隨身的衣物就可以了~

  掛靠法

  掛靠的話,其實就是找個地方把相機掛起來,掛穩了就好,例如一些籬笆、樹幹、路燈等地方。當然,如果使用有Wi-Fi無線遙控的相機就更好了,取景可以更靈活。

  落地法

  好吧,首先,小編承認這個方法的名字有點怪怪的,不過大家學習思路就好了哈~

  其實這個方法是最簡單的,只要找個地方能夠穩定的擺放相機就行了,比如直接放地上,或者放在什麼平臺上。

  當然,第一,要保證相機安全,別一不小心摔下來。。。

  第二,要調整好拍攝的視角,可以在鏡頭下面適當加一些支撐物,以改變取景的視角。實在不行的話,就直接放大廣角,取景範圍大一些,然後通過後期處理裁剪吧~

  咯各歌割一下~~~~~~

  上面說的都是讓相機“離手”的拍攝方法,以避免手部抖動造型照片模糊,但也不是萬用的方法,畢竟不可能每次一拍片就四處找支撐、掛靠,還是拿在手裡直接拍最方便!

  所以下面再說幾種手持拍攝時,保證照片清晰的方法。

  廣角法

  在攝影中,有個關鍵詞叫:安全快門。意思是,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快門速度值比拍攝時所用的焦段的倒數小的話,拍攝出來的畫面清晰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保證的,例如使用等效24mm的鏡頭拍攝時,快門速度只要1/25秒或者更快的話,那麼基本能夠保證畫面清晰。因此,理論上來說,使用越大的廣角,其安全快門也就越低,例如使用個等效14mm的焦距,那麼快門速度只要1/15秒左右就可以了。

  對於上面說的安全快門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人的手更穩或更抖,因此這個安全快門也只是一個大概,僅供參考。

  防抖法

  現在很多鏡頭都提供了防抖功能,理論上能降低3-5檔的快門速度,也就是以前面的舉例來說,等效14mm的焦距,那麼快門速度只要1/15秒左右就可以了,再加上防抖功能的話,大約可以實現1秒左右的曝光時間。

  高感法

  當然,除了使用超廣角和防抖外,你也能使用大光圈鏡頭,大光圈能夠更實在的提供快門補償,不過,大光圈鏡頭價格也相對較高了,特別是廣角大光圈鏡頭。

  另外現在的單反相機高感光成像都是十分不錯的,所以,不是十分極限的夜景環境的話,一般的鏡頭都是能應付的。

  後期法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滿足你的話,還有一個比較“笨”的辦法,那就是:RAW欠曝法。

  使用方法就是保證畫面不抖和保證使用盡量的低的感光,前提是不能使畫面死黑一片,拍攝完成後,回家使用處理軟體對RAW進行處理。由於RAW相比JPG格式保留了更多的照片細節,因此,通過後期處理就能獲得一張曝光準確的照片了。前提是欠曝不能太厲害,一般來說,拉低1~2EV比較合適,再低的話,很多RAW也是回天乏術的***當然也有拉低3~5EV也能補救的***。

  例如下面這兩張照片就是通過後期處理前後的對比。

  折中法

  如果強烈希望有一個隨身的支撐物,又不想拿三腳架,一個折中的方法就是——獨腳架!

  獨腳架的穩定性當然不如三腳架好,但比手持還是要強很多的,而且隨時想用就可以拿來用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便的,登山的時候甚至可以客串一下登山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