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元次山碑書法代表作品圖片

  元次山碑是我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代表作品,它的這部作品有獨特的藝術特色與魅力,對我國的書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現如今,這部作品大部分完好,它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元次山碑書法代表作品

  元次山碑,又名容州都督元結碑,全稱《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使元君表墓碑銘並序》。碑原在河南魯山縣城北青嶺元結墓前,現位於魯山縣魯山一高校園內,外有明代修建之碑亭為其遮擋風雨。系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於大曆七年***公元772年***63歲時為好友元結親手撰寫並書丹的悼文。全文以寸半見方的楷書寫就,字跡渾厚雄健,遒勁秀拔,氣勢磅礴,充溢著寧折不彎的浩然正氣。是顏體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拓片曾於1972年赴日本展出。該碑1963年被公佈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元次山碑作為唐代石刻,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元結碑為青石雕刻而成,碑額缺失。碑身為長方體,高1.9米,寬0.95,厚0.28米,右下角殘缺。碑文四面環刻,也稱四面碑,正背兩面各17行,兩側4行,行字數33—35不等,全文1383字。首行題: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經略元君表墓銘並序”。記述了元結的世系、生平事蹟及死葬年月,多處表達了顏真卿對元結的敬慕之情。碑文已收入《顏魯公論文集》。目前碑文大部分完好,缺203字。




  顏真卿元次山碑書法圖片

  顏真卿是我國唐代中期的書法大師。他承襲了東晉 王羲之的書法傳統,吸收了唐初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 薛稷四大書法家的藝術精華,在楷書和行書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書法藝術。後人之所以把顏體作為學習的書體,主要是他突破了前人的規範,在筆法、結構、佈局、墨法等方面,超塵脫俗,獨樹一幟,創造出出類拔萃的獨特風格。 元結碑的書法特點、字型結構為橫細豎粗,多用圓筆,轉筆不折而轉,字多用弧形,左右的豎畫,粗重外弓,向內回抱,上密下粗,蠶頭燕尾,獨具風格的顏體已經形成。 元結碑文是顏書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作品之一,向來被視為臨習顏書之範本。 碑文全篇氣勢貫通,縱橫飛動,是一件難得的書法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