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鋼筆書法作品
行楷,也稱"漢字行楷手寫體字形",是偏重於楷書書寫筆法***法則***,比楷書行筆自由,又比行草規正的行書字型。表現書寫意趣以適當加快書寫速度的,少量改變書寫筆順,且具較強易識、易學特徵的實用性手寫體字型。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行書的魅力
行書的魅力關乎人格的超拔。劉熙載評米書:“米元章書脫落凡問,雖時有諧氣,而諧不傷雅,故高流鮮或訾之。”這“諧氣”指戲謔的意味或習氣,有經漫之氣。但小疵不傷大雅,更見性情。行書是“雅逸”之風度、神韻、氣質之再現,自然不能僅僅要求點畫之筆筆工穩,而重在“勢”、“氣”的連貫,體現出生命色彩。所以,劉熙載在《書概》中的格言“觀人於書,莫如觀其行草”一語最為警拔。因為行書最能看出書家的情性和審美趣味,其韻律和節奏最能表現書家生命的真實。六朝時期,品藻之風盛行,論書與論人相結合。論人包括人之外貌、氣色、氣質、神采、才情等,都可以在書法的點畫形態中去觀察。如宋人論陶弘景行書:樑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身長七尺四寸,神采聳秀,有仙風道骨。讀書萬餘卷,善琴棋,工草隸,而行書尤妙。大率以鐘王為法,骼力不至而逸氣有餘。然苦心篤志,未嘗懈倦。
這裡涉及“帖”與“碑”的關係問題。“帖”最初是指紙本或絹本上的字跡,如行草手札、尺牘,是以非正規書體***篆、隸、楷之外***的行草為主的書寫形式,用於私人之間的交流和問候等。阮元先生認為:“帖者,始於卷帛之署書。後世凡一縑半紙珍藏墨跡,皆歸之帖。”帖為簡札之類,這是可以肯定的。但在刻帖的時期又能轉化為法帖,也可刻入碑林成拓片,成為“碑”的形制。在體積上是應以小巧玲瓏為主。有人認為《集王聖教序》刻石,是集王羲之簡札而成,應仍稱之為帖,不可稱之為碑。這裡,是以字型分類,常常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模糊性。
而與此有關的“帖學”,一是指研究考訂法帖的源流、優劣、真偽、拓本之先後及文字內容的學科。二是指宗尚法帖之書派,與“碑學”相對稱。一般又稱南派。一般認為,帖與行、草的關係較為密切。阮元《南北書派論》認為:“南派乃江左風流,疏放妍妙,長於啟牘,減筆至不可識。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於碑榜。”《北碑南帖論》日:“是故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雖然對南北分派歷來意見不同,但對“帖”與“碑”的特點作出了相當的界定。鄭孝胥認為:“南朝土人雅尚清談,揮麈風流,形諸簡札,此帖學之萌芽也。唐太宗好《蘭亭》,於是有唐一代書家,無不學王者。蘇靈芝欲展《蘭亭》為碑,此以帖入碑之始。其書實傷婉麗,所謂俗書之祖也。”看來碑與帖有各自的特點,不能混為一談。
許多書家能寫小手札,而無法寫大碑巨碣,失之氣魄和骨力,也有許多書家大書深刻而小字不佳,失之韻味和意趣,都是沒能兼通之故。相對而言,碑帖相濟是比較難的。
- 行楷鋼筆書法作品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
-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廣播稿
-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論文
- 鳳尾竹葉子發黃怎麼辦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園廣播稿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例文
-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 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話稿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4篇
- 關於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
- 紀實攝影的影響
-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計劃素材模板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方案
-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普及宣傳方案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