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購能不能判斷大市走向

  基金自購的市場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人就去用基金自購的走向來判斷大方向?那麼?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基金自購的含義

  根據投資物件的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混合型基金等。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的,為股票基金;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為貨幣市場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並且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的比例不符合債券、股票基金規定的,為混合基金。

  基金公司自購特別是大型基金公司購買偏股型基金的行為在一些投資者甚至機構人士看來,是對市場後市看好的表現。不過,昨日好買基金研究中心釋出的研究報告卻顯示,從過往歷史看,基金的自購與大盤走向的相關度並不高,投資者不能僅以自購規模來揣測市場和個別基金的走向。

  自購規模與大盤走勢無關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下簡稱好買***統計,自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5日,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共計34.14億元,自購債券型基金20.73億元。但是,不論是偏股型基金還是債券型基金,基金自購的規模和大盤並沒有明顯的關係。

  就偏股型基金來看,2007年12月,大盤正值5000點的高位,而基金公司當月自購偏股型基金1.85億元,達到歷史高位。隨後在大盤從5000點下跌至4000點左右的過程中,基金公司自購亦維持較高的水平。而在2008年8月至2009年初,大盤接近底部的過程中,基金公司單月自購偏股型基金一般不超過5000萬元。僅有2009年1月,易方達用2億元鉅額自購旗下 易方達50指數基金,在大盤底部抄了一個大底。

  不過,自購偏股型基金的基金公司數量,與大盤的走勢呈一定程度的正相關關係,即,每當大盤上漲到一定高度,都會出現大規模的基金自購。相反,在大盤的階段低位,如2008年下半年,每月僅有1至2家基金公司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從這個角度來看,基金公司自購對後市行情的指示程度不高。

  自購基金業績未必最好

  另外,基金公司自購的基金未必是其旗下表現最好的基金,投資者不能看基金公司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

  比如,自2007年以來,華夏基金一共分五次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其中,有6只偏股型基金自購已滿一年。除2007年1月自購的華夏大盤在一年後淨值增長率位於華夏所有偏股型基金的第一以外,其餘自購的大部分基金均業績平平。如,2007年1月與華夏大盤同時購入的華夏回報、2007年4月購入的 華夏穩增和2007年7月購入的華夏成長,排名分別為8/9、6/9和6/10,均位於後1/2。

  好買表示,各基金公司在自購基金方面,往往有著自己的偏好。如易方達每次均以巨資自購指數型基金,有的公司如嘉實、博時等,只自購債券型基金。因此,基金公司自購何只基金對該基金未來的表現也沒有明確的指示意義。投資人不宜以此作為參考,揣測大盤未來走勢和個別基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