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風格傢俱有哪些特點

  洛可可風格傢俱屬於比較複雜繁複的傢俱型別,給人一種奢華大氣的感覺。那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洛可可風格傢俱的特點

  洛可可傢俱***路易十五時期傢俱***風格的特徵是:細膩柔媚,常常採用不對稱手法,喜歡用弧線和 S形線,尤其愛用貝殼、旋渦、山石作為裝飾題材,卷草舒花,纏綿盤曲,連成一體。外形輪廓不規則的形式遮住了傳統的結構,熟悉的雕刻形式與令人耳目一新的圖案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沒有規則也不會間斷,相對的均衡彌補了不對稱在人視覺上產生的不穩定感。而這些富於想象的成分在這種並不實用的結構基礎上是極其成功的,鏡臺和蝸形腿,半圓狹臺等傢俱的外輪廓都變得極其誇張,但櫥櫃、椅子和桌子的結構形式,都還是以矩形基座為基礎的。

  常見的裝飾圖案有:植物類,如小花葉、球花、繫有絲帶的小花束、花形優雅的花籃、棕櫚樹、月桂樹、蘆葦和棕櫚盤繞的花葉和花環、玫瑰花和苣蕒菜;古典樂器類,如小提琴、方孔豎笛和窄長形鼓;打獵和捕魚等生活題材,如弓、箭、火炬和牧羊人的草帽以及神話故事題材等。

  洛可可傢俱的最大成就是在巴洛克傢俱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優美的藝術造型與功能的舒適效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工藝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傢俱的形式和室內陳設、室內牆壁的裝飾完全一致,形成一個完整的室內設計的新概念。通常以優美的曲線框架,配以織錦緞,並用珍木貼片、表面鍍金裝飾,使得這時期的傢俱,不僅在視覺上形成極端華貴的整體感覺,而且在實用和裝飾效果的配合上也達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洛可可風格傢俱的發展史

  洛可可最先出現於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路易十五登基,給宮廷藝術家和一般藝術時尚帶來了變化。在老國王在任的晚期,巴洛克設計逐漸被有著更多曲線和自然形象的較輕的元素取代。這些元素在Niclas Pineau的建築設計上有明顯的表現。在攝政時期***1715-1723年,路易十五還是個孩子,政權由其叔攝政***,宮廷生活不再侷限於凡爾賽宮,藝術風格亦隨之而轉變,最初在皇宮,然後是整個法國上層社會。纖細和輕快的洛可可風格設計被視為是伴隨著路易十五的過度統治而來。

  相較於前期的巴洛克與後期的新古典,洛可可反映出當時的社會享樂、奢華以及愛慾交織的風氣。除此之外,此派畫家受到當時外來文化的啟發,在創作中新增不少富有異國風情的特色。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國高度發展,並受到中國風的影響。這種風格從建築和傢俱蔓延到油畫和雕塑,表現在讓-安東尼·華託和佛朗索瓦·布歇的作品中。洛可可保留了巴洛克風格複雜的形象和精細的圖騰。不過在這一點上,它已經開始與大量不同的特徵融合,包括東方風格和不對稱組合。

  這種藝術形式在法國迅速蔓延至德國和西班牙等地區,並與當地的風格融合。18世紀,英國一直視洛可可風格為“法國品味”,較少用於建築上,主要表現在銀器、陶瓷等。當時義大利移民的藝術家像Bagutti和Artari都以石膏作品嚐試將洛可可風格帶入英國。而愛爾蘭的法蘭契尼兄弟也作出同樣的嘗試。隨著拿破崙在法國的崛起,洛可可被拿破崙從法國剔除出去。

  但到約1830年代,洛可可風潮正逐漸退去時,英國人才開始要“重振路易十四的歌德式風格”,——亦即把洛可可搞錯了,並且以大量的金錢,購買經過過份漲價的二手洛可可風格物品,其實當時這些物品在法國幾乎無法出售。[1]18世紀。英國的傢俱設計大師奇朋代爾***1718-1779年***將中國的塔、蘇州園林技術等東方元素與西方傢俱製作技藝相融合。奇朋代爾在傢俱史上就是洛可可傢俱的同義詞,他是洛可可風格的締造者。以複雜的波浪曲線模仿貝殼和岩石的外形,並配以纖巧的雕飾,以追求運動中的纖巧和華麗,給人以流暢的動感。

  英國塞特維那STVILLA傢俱完美、獨特的造型,大膽的用色,被視作“洛可可”風格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同時,它也是“傢俱時尚化”這個全新概念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