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鸚鵡公母的辨別技巧有哪些

  虎皮鸚鵡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尤其使得很多人都喜歡飼養它,但是在選購的時候如何區分虎皮鸚鵡的公母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虎皮鸚鵡公母的辨別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虎皮鸚鵡公母的辨別技巧

  1***虎皮幼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蠟膜全部呈現桃紅色

  母鳥:鼻孔周圍呈現一圈的白色

  2***虎皮中等年齡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 蠟膜顏色為桃紅色或藍色

  母鳥:鼻孔為白色 外邊是極為淡的藍色

  3***虎皮成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 有的蠟膜是藍色,有的蠟膜是桃紅色、紫色

  母鳥:根據不同品種 有的蠟膜是白色有的蠟膜皺皺巴巴 呈現茶褐色***那表示母鳥處於發情期***

  虎皮鸚鵡訓練方法

  定期接觸訓練法

  這種方法是需要耐心的,如果有配合剪羽會使這個方法變的更容易些。這個方法包括時常與您的虎皮鸚鵡講話、用輕柔的語氣使他們能夠鎮定下來。慢慢地將你的手放進籠內,直到鳥兒定住不亂跑為止。在前面幾次不應該激動地將手伸進去抓他們或移到他們的面前。給它們一些時間去習慣你的手。當其停止害怕的時候,那麼你就可以將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棲木一般,看看它們會不會站上來。

  在你的手指輕輕碰觸其腹部時,記得要說“上來”。當你要讓它們回去籠子及棲木上時,則應該說“下去”。當他在你的手上時,與他持續地保持說話。在你將他第一次拿出籠子時,不應該太急切。這些初期的訓練,應該將訓練的時間儘量短些。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將時間給拉長,最後你就可以有一隻相信你的虎皮鸚鵡朋友了!

  獨處時間訓練法

  在虎皮鸚鵡剛到家裡的那幾天,不要試著用手去碰觸它們。給它獨處的時間,讓其習慣新環境跟新家。你可以試著去跟它說話,雖然它不會迴應你,但是它會記在心裡的;且只有在換水或新鮮食物時才將手靠近籠子,儘量鳥兒們能夠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為了它們好,並且不是試著要傷害它們的。這種方法,要讓它們願意出來到你身邊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你可以藉由擺在籠外的殼子或鳥點心引誘它們,引誘它們出來。或者是將這些賄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籠子內或外來引誘他。最後他會覺的相信你,並且成為你的朋友。

  虎皮鸚鵡的飼養方法

  1、籠子

  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40釐米、寬35釐米、高35釐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託糞板***,便於清理糞便。虎皮鸚鵡的巢箱為橫窩,巢箱大小為長25釐米、寬14釐米、高14釐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釐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4釐米,為鳥出入之門戶。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週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晒鸚鵡。

  2、食物

  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餵。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穀殼,青菜在喂前要洗淨,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乾,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虎皮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

  3、溫度

  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穀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喂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取***。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交配,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

  4、繁殖

  虎皮鸚鵡容易繁殖,但要避免雜交,保持本品種純正。為了後代健康,宜選擇1--2歲的親鳥配對。雌雄交配以後,不久雌鳥就開始產蛋,隔天一蛋,共產4--9枚。

  雌鳥產蛋開始後就不離巢,一直到孵化結束,這期間全靠雄鳥叼食餵養。孵化期為18天左右。虎皮鸚鵡的雛鳥屬晚成鳥,孵化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親鳥育雛的方法是:雄鳥喂雌鳥,雌鳥再喂雛鳥。雛鳥生長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獨立生活。長到5--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