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北極熊

  大家有見過北極熊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熊。

  北極熊,就是在北極裡的熊,又稱白熊,他是陸地上最龐大的食肉動物。在他的生存空間裡,他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北極熊的毛是白色而稍帶淡黃色的,但它的面板是黑色的,黑色的面板有助於吸收熱量,這是保暖的好方法。按動物學分類屬哺乳綱,熊科。頭部較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是僅次於阿拉斯加棕熊的陸生最大食肉動物之一,體重可達750千克,體長可達2.7米,用後腿直立時,可平視大象。白熊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動敏捷,善游泳。2013年8月一則北極熊餓死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外形特徵

  北極熊,頭部較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是僅次於阿拉斯加棕熊的陸生最大食肉動物之一***一說大於阿拉斯加棕熊***,體重可達1000千克,體長可達3.3米,據說最大直立身高3.8米,重1200千克。用後腿直立時,可平視大象。白熊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動敏捷,善游泳,潛水。以海豹、魚及鳥、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1][2]繁殖期3-5月,孕期約8個多月,每產1-4仔,4-5歲性成熟,壽命28-40年。

  生活環境

  北極熊是名副其實的北極霸主,雙掌的力量可以破開冰面,在捕食白鯨時,由冰上向水中撲去時可以一擊重創白鯨;除去人類北極熊並無天敵。

  顧名思義,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它們把家安在北冰洋周圍的浮冰和島嶼上,還有相鄰大陸的海岸線附近,基本呈環極分佈。它們一般不會深入到更北端的地方,因為那裡的浮冰太厚了。

  最主要獵物——海豹也無法破冰而出,沒有食物,北極熊自然不會去冒險。生活在那裡的北極熊被我們分為六大種群:俄羅斯弗蘭格爾島-阿拉斯加西部種群;阿拉斯加北部種群;加拿大北極群島種群;格陵蘭種群;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俄羅斯法蘭茲約瑟夫群島種群以及西伯利亞北部至中部種群。

  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生存危機

  《美國地質勘探》雜誌在一篇報道中預測,由於全球變暖、北極冰面融化,到2050年地球上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三分之二,其中阿拉斯加地區的北極熊將絕跡。 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管理局2007年1月提議把北極熊列為《瀕危物種法》保護物件。北極熊依靠冰面為平臺獵捕海豹。人們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導致冰面融化,危及北極熊的生長區域。

  北極熊很適應寒冷地區的生活。它們那白色的皮毛與冰雪同色,便於偽裝,而且又厚又防水。皮下的脂肪層可以保暖。除了鼻子、腳板和小爪墊,北極熊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覆蓋著皮毛。多毛的腳掌有助於在冰上行走時增加摩擦力而不滑倒。當然也不會畏懼寒冷甚至可以在冰水中前行數分鐘之久,著涼的北極熊.

  捕獵北極熊現在受到了嚴格控制。北極的土著----因紐特人,仍每年捕殺少量的北極熊。他們用北極熊的毛皮製衣。除了它那維生素A含量過高而有毒的肝,其他的都會被吃掉。

  目前生活在世界上的北極熊大約有2萬多隻,數量相對穩定。為了保護它們的生存,早在1972年,美國就頒佈過法律,除了生存需要,禁止捕獵北極熊。而到了1973年,北極圈內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和前蘇聯更進一步簽署了保護北極熊的國際公約,公約除了限制捕殺和貿易以外,還進一步提出了保護其棲息地以及合作研究的條款。目前CITES已將北極熊列入附錄II,而IUCN的紅皮書則於2006年5月初正式將其列為“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