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百合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百合花,素來都有“雲裳仙子”之稱,花開潔白,身姿秀麗,養一盆美麗的百合花,一定十分自豪吧。那麼,怎樣才能將百合花養好呢?在養殖的過程中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百合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

  百合花的養殖方法

  溫度和光照

  百合花在12~18℃生長最好,但是百合花也比較耐寒,在溫度為3~5℃的時候也不會凍死,開花的適宜溫度為16~24℃。

  由於百合具有喜光畏溼的特性,人工光照不足,過於遮陰就會影響百合花開花。不過,稍加遮陰對百合花的生長還是有利的。

  水肥管理

  百合對水肥的要求不高,澆水不能過量,平日裡要保持土壤溼潤,可以給百合花噴水,提高空氣溼度,以60%~80%為佳。而百合花的施肥量也不大,半個月施肥一次即可,花期需要追肥,促進開花。對氮、鉀肥需要較大,對磷肥的需求相對較少。

  繁殖方式

  百合花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種、分小鱗莖、鱗片扦插和分株芽4種方法。

  播種繁殖主要是在秋季採收種子,第二年的春天再播種。培育的週期較長,一般家庭養殖不太採用這種方法。

  分小鱗莖法主要是在9月份從百合花的老鱗莖上分離一些小鱗莖,第二年的初年再上盆栽植,比較適合家庭繁殖百合花。

  鱗片扦插法將百合花的老鱗莖上的鱗片掰下來用於扦插,這種繁殖的方式可以繁殖較大的數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鱗片長成小鱗莖,就可以在春天上盆栽植了。

  分珠芽法的繁殖方式僅適用於少數種類。方法是將百合花地上莖葉腋處形成的珠芽取下來培養。長成大鱗莖便可以栽種,通常2~4年的時間便可以開花。

  百合花的養殖注意事項

  盆土選擇

  百合花根部發達,因此在選用花盆的時候要選擇較大較深的花盆,放上腐葉土、砂土、園土等混合製成的土壤,並施入一些基肥。此外,百合花最好隨著生長每年換盆一次,換上新的土壤和肥料。

  病蟲害防治

  百合花有幾種常見病害,包括百合花葉病、斑點病、鱗莖腐爛病、葉枯病等,以及蚜蟲、地老虎、螞蟻、螻蛄啃食幼苗***莖***、線蟲、蚯蚓等為害地下鱗莖及鱗莖盤的害蟲,使百合花植株死亡。

  養殖注意

  百合花在定植前要將鱗莖用2毫升的硫代硫酸銀溶液浸泡,盆栽的百合花在0~3℃的條件下可貯藏14~28天。

  百合花要求每週轉動花盆一次,這是為了防止植株偏長,影響觀賞。

  百合開花之後,球根仍有再生能力,可以將殘葉剪除,把球根挖出用砂埋藏,第二年重新栽植,有可能二次開花。

  控制百合花的花期的方法

  超促成栽培

  在8月開始植球,植球前經過春化處理。

  方法是用大球在13~15℃下處理42~49天,後轉入8℃冷藏處理28~35天。當新芽生長到5~6釐米時,即開始定植。這樣10~11月鮮切花可上市。

  促成栽培

  11月翌年2月上旬開花。用中球先在13℃處理2周***14天***,再在3℃下處理4—5周***28—36天***,這樣可在11—12月開花。

  如要求1—2月開花,可先在13℃處理2周,以8℃處理4—5周***28—36天***,這時定植後夜間溫度較低,加溫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當花芽長到1—2釐米時,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消蕾現象。消蕾常發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過人工照明補光.

  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懸掛一盞40瓦高壓鈉燈,或普通防水白熾燈,補光始期由花芽0·5—1釐米前開始加光一直持續到採收為止。溫度16℃條件下,大約維持6周光照,每天從夜間8時至翌晨4時,對防止消蕾、提早開花和提高切花品質效果甚佳。

  半促成栽培

  用小球即可。先在2~5℃下處理35~42天,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植,可使麝香百合在翌年2~4月開花。

  若要在2月開花,溫度宜保持在15℃左右;若要3月開花,溫度保持在13℃為宜。而4月下旬至5月開花,可以不用加溫。為使發芽一致,種球可先在0~3℃下處理21天。

  抑制栽培

  將球鱗莖封入100%氮氣中貯於0~2℃冷庫,或用乾燥的木悄填裝後,用塑料紙包紮貯藏在0℃冷庫中,6月種植,8月可開花。

  為獲得優質百合切花,適宜的光溫條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發育期.

  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此時若小於10℃或大於30℃,生長較慢,極易發生裂萼現象。亞洲百合在蕾後若出現低溫會發生消蕾現象,光照不足也會消蕾。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夜間溫度15—17℃最好。

  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生長初期控制低溫***9—13℃***有利髮根。

  但強光的月份,應用50%遮光網遮蔭至開花,以免溫度超過30℃而造成花莖過短,花朵品質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