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香有哪些用法和形態特徵

  千里香為芸香科小喬木植物。生於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其實千里香也有一定的用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千里香的用法,希望大家喜歡!

  千里香的用法

  作調味料,可去異味,增香辛。用於配製各種滷湯及供製滷牛肉、羊肉之用。

  根、葉用作草藥。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溫,一說有小毒,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鎮驚,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胃痛、牙痛、風溼骨痛、跌打腫痛。

  根皮鬆軟,淡黃色,據報道,根的50%酒精浸劑可用作口腔粘膜表皮麻醉劑,用兩面針和千里香的根50%的酒精浸劑,可減輕區域性刺激作用。

  千里香的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達12米。樹幹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釐米,寬1.5-4釐米,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釐米。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內,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毫米,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釐米,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藥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毫米,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果橙黃至硃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釐米,寬5-14毫米,有甚多幹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千里香的田間管理

  用種子、扦插、壓條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種子繁殖:選飽滿鮮紅成熟果實,去果皮,晾乾。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上旬播種,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種子用細砂混合後播種,覆土1-2cm,澆水,蓋草。氣溫在16-22℃時,經30d左右發芽。待有2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苗高15-20cm移栽。扦插繁殖:6-7月選1年生健壯枝條,剪成長10-15cm小段,具4-5節,除去下部葉片,僅留頂端2片葉,斜插手苗床,按行株距10cm×10cm扦插,覆土,澆水,保溼。在20℃下約經1個月生根。春季扦插的當年可以移植;秋季扦插的在翌年移植。壓條繁殖:雨季選老枝條,割傷後埋入土中,待生根後,與母體分離栽種。

  生長期間要及時鬆土除草,適施稀人糞尿1-2次,採葉者以施氮肥為主,採花者增施過磷酸鈣。生長後期要注意修剪,剪除過密枝條或徒長枝,以利通風透光。北方冬季室內越冬,最低溫度不低於5℃,冬季溫度亦不可過高,否則易消耗營養,影響第二年開花。

  千里香的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採摘飽滿、成熟的硃紅色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一般多采用春播,春播為3~5月均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播種前,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圃地做苗地。深翻、碎土、耙平做畦,畦寬1~1.2m。條播或撒播。條播按行距30m,撒播則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均勻撒在苗床上,播後覆土1.2cm厚,然後蓋草,灌水。當出現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保留株距10~15cm。並結合除草,追施人畜糞,施後要往葉面噴水,以免肥料灼傷幼苗,苗高15~20cm時定植。

  扦插繁殖

  宜在春季或雨季7~8月進行,剪取組織充實、中等成熟、表皮灰綠色的1年生以上的枝條做插條,當年生的嫩枝條不宜採用。插條長10~15cm,具4~5節,將第1~2節間葉片剪掉,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為擴大發根面及吸水量,剪口要求斜剪平整,以提高扦插成活率。溫度在18℃~25℃,插後35~40天生根,如果溫度低於18℃,會推遲5~7天生根。如用"根太陽"生根劑處理生根會更快,處理方法:用350倍液生根劑和黃泥混合成泥漿,將扦穗剪口蘸點混漿,處理後待泥漿幹後插於育苗池,插於育苗池時要先用棍棒插孔後再插苗,以防黃泥漿脫離插穗,影響生根效果。扦插介質可直接用河沙或黃泥,株行距為9cmx12cm,插後要用70%~80%的遮陰網遮蓋,然後澆透水,以後每天噴1~2次水,保持床內土壤溼潤即可。溫度18℃~25℃,插後20~25天可髮根。

  壓條繁殖

  一般在雨季進行,將半老化枝條的一部分經環狀剝皮或割傷埋入土中,待其生根發芽,於晚秋或翌年春季削離後即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