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童話故事

  童話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和誇張象徵來塑造形象,對兒童進行思想教育,反映生活的一種文學。小編收集整理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

  童話集《稻草人》1923年出版,作者葉聖陶。《稻草人》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童話集。

  現代最早的童話故事集, 是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聖陶 ***1894—1988*** 的《稻草人》。1923 年出版, 收有作者從1921 年至1923 年所創作的《小白船》、《富翁》、《稻草人》等23 篇童話。這些童話, 構思精巧, 寓意深邃, 是舊世界舊中國苦難人生的縮影。其中的《稻草人》一篇, 描寫舊中國農村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 為他們的悲慘境遇而申訴。稻草人所看到的一切: 是害蟲橫行, 咬死了可憐的老婦賴以生存的稻子;是漁婦為了換取第二天的稀粥不得不扔下即將渴死、餓死的病孩而去打魚;是被迫出賣給別人的婦女,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跳河自殺等。這些慘不忍睹的現實, 使稻草人悲痛欲絕, 最後含恨`橫倒在田旁'與世長辭了。在《畫眉鳥》中, 亦可看到階級社會的鮮明圖畫。《富翁》啟示讀者不要脫離體力勞動。這些, 啟發了兒童對現實的思考和認識, 從而產生愛憎分明的感情。魯迅稱許《稻草人》`是給中國的兒童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鄭振鐸在《稻草人·序》中說`在描寫一方面, 全集中幾乎沒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作者的童話創作在表現兒童***包括兒童心目中的動、植物*** 的心理、情趣和理想時, 總是自然地表現生活中的某些哲理, 給人以既新奇又富於教育意義的深刻印象。這些童話, 充分體現了民族化和群眾化的特色。他繼承我國民間故事的表現手法, 借鑑西方童話可取的東西, 從現實生活中取材, 讓童話中的人物、動物、植物都具有中國兒童所可能具有的思想感情和鮮明的個性特徵, 整個童話包孕著不盡的詩意。《稻草人》的問世, 開了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