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葉子最大的植物

  普通的樹葉一般和成人的手掌一般大小,但有一種植物的葉子堪稱世界葉子之最,比一個人大了一倍不止,這種植物叫棕櫚。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棕櫚的材料,希望能擴大大家的知識面。

  棕櫚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它原產中國,除西藏外中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佈,常用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

  基本簡介

  棕櫚原產於中國,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乃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櫚科植物之一。棕櫚在中國主要分佈在秦嶺、長江流域以南溫暖溼潤多雨地區,以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陝西最多,垂直分佈在海拔300~1500米,西南地區可達2700米。棕櫚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極耐寒,較耐陰,成品極耐旱,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溫差。栽培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肥沃。棕櫚根系較淺,無主根,種時不宜過深,栽***面要保持盤子狀。棕櫚對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等多種有害氣體具較強的抗性,並具有吸收能力,適於空氣汙染區大面積種植。除此之外,棕櫚還有許多用途,樹幹紋理致密,外堅內柔,耐潮防腐,是優良的建材;葉鞘纖維可制掃帚、毛刷、蓑衣、枕墊、床墊、水塔過濾網等;棕皮可制繩索;棕葉可用作防雨棚蓋;花、果、棕根及葉基棕板可加工入藥,主治金瘡、疥癬、帶崩、便血、痢疾等多種疾病;種子蠟皮則可提取出工業上使用的高熔點蠟;種仁含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經磨粉後可作牲畜飼料;未開花的花苞還可作蔬菜食用。

  形態特徵

  棕櫚樹屬常綠喬木。樹幹圓柱形,高達10m,幹莖達24cm。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葉簌豎幹頂,形如扇,近圓形,莖50-70cm,掌狀裂深達中下部;葉柄長40-100cm,兩側細齒明顯。雌雄異株,圓錐狀肉穗花序腋生,花小而黃色。核果腎狀球形,莖約1cm,藍褐色,被白粉。花期4-5月,10-11月果熟。

  地理分佈

  原產我國,除西藏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佈,北起陝西南部,南到廣東、廣西和雲南、西達西藏邊界,東至上海浙江。從長江出海口,沿長江上游西岸500千米地帶廣為分佈。

  生長習性

  棕櫚是國內分佈最廣,分佈緯度最高的棕櫚科種類。喜溫暖溼潤氣候,喜光。耐寒性極強,稍耐陰。適生於排水良好、溼潤肥沃的中性、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耐輕鹽鹼,也耐一定的乾旱與水溼。抗大氣汙染能力強。易風倒,生長慢。

  其他資訊

  相關症狀

  病害多從葉柄基部開始發生,首先產生黃褐色病斑,並沿葉柄向上擴充套件到葉片,病葉逐漸凋萎枯死。病斑延及樹幹產生紫褐色病斑,導致維管束變色壞死,樹幹腐爛;葉片枯萎,植株趨於死亡。若在棕櫚幹梢部位,其幼嫩組織腐爛,則更為嚴重。在枯死的葉柄基部和爛葉上,常見到許多白色菌絲體。當地上部分枯死後,地下根系也很快隨之腐爛,全部枯死。病原為擬青黴菌。

  防治措施

  及時清除腐死株和重病株,以減少侵染源。適時、適量剝棕,不可秋季剝棕太晚,春季剝棕太早或剝棕過多。春季,一般以清明前後剝棕為宜。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或刮除病斑後塗藥,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噴藥時間,從3月下旬或4月上旬開始,每10至15天一次,連續噴3次。

  基本用途

  棕櫚樹栽於庭院、路邊及花壇之中,樹勢挺拔,葉色蔥蘢,適於四季觀賞。木材可以制器具。棕櫚葉鞘為扇子型,有棕纖維,葉可制扇、帽等工藝品,根入藥。單子葉植物中的棕櫚科植物以其特有的形態特徵構成了熱帶植物部分特有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