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胎教來提高寶寶的記憶力

  育兒知識是涵蓋孩子各年齡段在育兒時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對新生嬰兒更好的照顧,更好的呵護所需要學的一種知識。因為每個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呵護及教育方式。從寶寶及母親雙方的角度關注育兒生活,涉及兒科疾病、幼兒保健、孕婦保健、孕期保健、育兒教育等方面。

  胎兒有記憶力嗎?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國外專門研究產前教育的研究所,研究的中心課題是:腹中胎兒的大腦功能會被強化嗎?下面胎教提高胎寶寶記憶力介紹給你。

  1、胎兒具有記憶能力的例證

  曾有幾個有趣的例子:鋼琴家魯賓斯緹、小提琴家美紐因及樂團指揮羅特等人對一些從未接觸過的曲子皆“似曾相識”,即使不看樂譜,樂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源源不斷湧現。究其原因,原來是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時曾經反覆彈奏過這些樂曲。

  加拿大哈密頓樂團的指揮鮑里斯在一次演奏時,一支從未見過的曲子突然在腦海裡出現,而且感到十分熟悉和親切,這使他迷惑不解。後經瞭解,原來他的母親曾是一位職業大提琴演奏家,在懷鮑里斯時曾多次練習、演奏過這支曲子。

  一位名叫海倫的婦女只要給她腹中7個月的胎兒唱一支搖籃曲,孩子立即就安靜下來。這些例子都無可辯駁地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胎兒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

  2、胎兒具有記憶力的意義

  在出生前數月內,胎兒的行為漸趨複雜、成熟。這是因為,迅速增大的記憶儲存促進了自我形成,並開始引導胎兒行為的發展。

  可以利用胎兒的這種記憶力,把嬰兒抱在母親左側懷裡,讓他聽到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這樣孩子會有一種安全感,很快就能安然入睡。還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在醫院產科的嬰兒室播放母親子宮血流及心臟搏動聲音的錄音,發現正在哭泣的新生兒很快就安靜下來,情緒穩定,飲食、睡眠情況好,而且體重增加迅速。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親的子宮中早已熟悉母親的心音,一聽到這種音響就感到安全親切。

  胎兒既然有記憶能力,那麼孕婦就應設法開發胎兒的記憶力,把良好的、積極的、健康的、真善美的資訊及時傳遞給胎兒,讓他輸入腦子裡,受用一生。

  有關研究表明,胎教是教育的啟蒙:由於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接受母體所供給的營養和母體神經反射傳遞的資訊,使胎兒腦細胞在分化、成熟過程中不斷接受母體神經資訊,使胎兒腦細胞在分化、成熟過程中不斷接受母體神經資訊的調節與訓練。因此,妊娠期母體“七情”的調節子女智力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你的感情會直接傳達給胎兒,記得:放鬆一下,改善心情!

  飲食、睡眠、運動,要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放鬆心情。如果總是處於緊張和疲勞的狀態,那麼胎兒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那麼,準媽媽可以用什麼辦法來放鬆呢?

  1、給肚裡的寶寶讀書

  和胎兒的交流非常有趣,唱唱歌、說說話、讀讀圖畫書等。按照發音順序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他聽,把又有文字又有圖畫的頁面指給ta看,跟肚裡的寶寶進行交流。媽媽的聲音給肚裡寶寶帶來的聲音刺激能使胎兒心情舒暢。

  2、大聲唱喜歡的歌

  唱歌會使整個人放鬆。哼歌或是到卡拉OK唱歌都能改善心情,消除緊張。媽媽放鬆,寶寶自然會樂得自在了。

  3、一二三,齊步走

  散步是最能讓人放鬆的運動。在天氣好,空氣清新的時候散步不只是一種享受,還能讓肚裡的寶寶享受太陽浴和輕微震盪帶來的按摩效果,他會和你一樣心情愉快的!

  4、找件自己喜歡做的事

  懷孕期間要經常投自己所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是最好的放鬆方式。練習書法、繡十字繡,哪怕是玩遊戲,只要不讓自己過於勞累,任何讓自己高興的事都可以。媽媽心情愉悅,通過胎盤和臍帶輸送給胎兒的血液和氧氣就會格外地充足,寶寶也會感應得到。

  5、待在人群裡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保持工作的狀態,待在人群裡,與人交流有助於把對懷孕這件事的注意力轉移到工作上,消除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