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骨質增生該怎麼治癒

  頸椎病骨質增生一旦發作常常影響工作和學習生活,應當及時治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頸椎病骨質增生怎麼治

  1.藥物治療:一般來說大多是通過止痛類藥物緩解因為各個部位增生的骨質引起的疼痛,無法阻止骨質的繼續增生。

  2.按摩牽引:緩解頸椎骨質增生造成的頸部肌肉疲勞疼痛,無法治療體內的骨質增生,只能緩解症狀無法控制病情。

  3.鐳射針刀鬆解術:這種微創技術在治療骨質增生的過程中見效快、創傷小費用低,通過鐳射與針刀的結合解決病灶及附近的組織粘連,消炎鎮痛,降低骨質增生的復發機率。但是有惡性腫瘤、椎間盤遊離鈣化及嚴重的糖尿病等患者要慎用。

  4.手術切除:手術治療是最下乘的頸椎骨質增生治療方法,即使通過手術暫時切除掉增生的骨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的退行性變還是會導致增生的骨質繼續增長,甚至會因為手術過程中的一些炎症刺激導致患者在術後的短時間內達到未治療之前的階段。

  頸椎病骨質增生的牽引療法

  ***1***臥位牽引法:在患者的床頭安裝滑輪,將枕領帶兜住患者的枕後部及下領,用牽引繩通過滑輪牽引枕領帶,達到頸推牽引的目的。臥位牽引時要求患者頸椎處於輕度屈曲狀態,牽引繩與地面呈200-300。臥位牽引的重量依據患者的症狀、體重及身體耐受程度來決定。一般患者選擇的牽引重量為2-3千克,以

  患者感到舒適,頸部肌肉放鬆為準。每日牽引1-2次,每次1-2小時,3-4周為1個療程。

  ***2***坐位牽引法:患者將枕領帶兜住後枕部及下領部。用牽引繩將枕頜帶通過頭頂上方的滑輪與牽引重物相連。患者慢慢坐在椅子上,下腰部放鬆和屈曲,下肢伸展,雙臂下垂於身體兩側。坐位牽引的重量依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素質、臨床症狀及頸部肌肉狀況決定。決定牽引重量的原則是,從小重量開始,逐漸增加,以患者牽引時感到放鬆、舒適為準。一般從2千克重量開始,增加到5-6千克,個別體重較大的患者的牽引重量還可以酌情增

  加,一般不超過體重的1/10。每日牽引1-2次,每次30-60分鐘,3-4周為1個療程。腰椎骨質增生

  ***3***徒手牽引法:患者平臥位,治療師站立於患者頭部,雙手置於患者腦後。首先輕柔的牽引頭頸部,通過屈曲、伸展、側屈、旋轉等動作確定最佳牽引位置。然後治療師逐漸有控制的後倚身體,牽引患者的頭頸部。牽引維持一段時間後,治療師逐漸放鬆牽引力,反覆進行。

  ***4***牽引注意事項

  ①做頸椎牽引前,應該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以確定患者是否適合做頸部牽引治療。患者第一次做頸椎牽引應該在醫院中進行,這樣患者及家屬可以學習和掌握頸椎牽引的基本方法、牽引重量及注意事項,防止發生意外。

  ②患者在進行牽引前,應仔細檢查牽引所需的器具。枕頜帶要柔軟、通氣、不損傷面板,大小合適,不壓迫耳朵等;牽引繩要結實,長度合適;牽引架及牽引用滑輪固定要牢固可靠。

  ③患者進行頸椎牽引時,要調節好牽引的方向和角度,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如果頸椎椎體後緣存在骨質增生,牽引方向應與頸椎的軸線方法一致,頸椎不可前屈。頸椎骨質增生有哪些治療方法?

  ④頸椎牽引所使用的枕領帶鬆緊要合適,特別是不能壓迫頸部。因為枕領帶過緊會壓迫頸動脈,造成頭部缺氧及心率的變化,嚴重者可使患者出現暈厥。

  ⑤注意牽引的重量和時間。確定牽引重量時因人而異,體重重的人,相對胖的人牽引重量大些;而瘦小的人牽引重量相對小些。確定牽引重量原則是從小重量開始,逐漸增加,找出適合自己的牽引重量。確定牽引時間也從短時間開始,逐漸延長。

  ⑥在做頸部牽引的早期,如果出現一些不適反應,可以減少牽引重量,縮短牽引時間,繼續觀察。如果不適反應繼續加重,應立即停止牽引,找出原因,必要時應請醫務人員進行處理。

  頸椎病骨質增生有哪些症狀

  1.病情較輕的患者,可出現頸部不適、酸楚疼痛。若頸部長時間固定於某一姿勢不動,這種不適感可更明顯。

  2.病情較重則可合併脊髓、椎動脈、神經根等受累,繼而發展成為各種型別頸椎病,並出現相應的症狀。

  ***1***神經根型:頸後與肩背部疼痛,有針刺樣或觸電樣的麻木感;頸部僵硬、活動受限,患者出現握力減弱、手指活動不靈、做精細動作困難等,如手握不住東西。

  ***2***脊髓型:患者多表現為步態不穩、行走笨重,行走時感覺腳底好像踩在棉花上。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無力,持物易掉落。此型最易出現癱瘓症狀,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

  ***3***交感神經型:患者可出現交感神經興奮或抑鬱的相關症狀,如視力模糊、眼瞼無力、眼窩腫痛,流淚;心動過速或過緩,心前區痛和高血壓;肢體發涼,體溫下降,肢體遇冷可有針刺感,繼而出現紅腫或疼痛加重;頭、面及頸部出現疼痛或麻木感,可伴有耳鳴、耳聾等。

  ***4***椎動脈型:患者頭痛明顯,以跳痛、脹痛為主,常與眩暈交替出現;頭轉向某一方位時,可突然出現眩暈、噁心、嘔吐、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症狀;突然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持物無力或突然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