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的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那麼鼻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鼻炎的症狀:

  1、頭痛、頭昏  由於鼻甲的萎縮,使得額鼻腔缺乏調溫保溫的作用,吸入冷空氣後,會刺激到鼻腔粘膜,以及膿痂的刺激,皆可致頭痛、頭昏,這樣就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這是鼻炎的典型症狀之一。

  2、鼻及鼻咽部乾燥感  鼻炎患者常常會感覺到鼻及鼻咽部有乾燥感,這是由於鼻粘膜的腺體的萎縮,導致分泌物的減少。如果鼻內分泌物呈塊狀、管筒狀放入膿痂,這樣患者就不易擤出,用力擤出幹痂時,可能有少量鼻出血,這就是鼻腔粘膜發生破損,以致流血。

  3、鼻塞  鼻塞也是鼻炎的症狀中比較常見的,一般表現為膿痂堵塞鼻腔,可致鼻塞,這樣就可能影響患者的嗅覺。或因鼻粘膜的神經感覺遲鈍,即使取除膿痂,空氣通過亦不易覺察,而誤認為鼻塞。出現嗅覺障礙,嗅覺多減退或消失,這是由於嗅區粘膜萎縮或幹痂阻塞引起。

  4、慢性單純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發病初始,表現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腫脹;間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嗅覺可能有障礙,但不嚴重;講話時可能帶有鼻音,也不很顯著;多涕:常為粘液性或粘膿性偶呈膿性膿性者多於繼發性感染後出現。

  5、慢性肥厚性鼻炎:表現為伴有少量鼻涕,多呈粘性,白色或兼微黃;持續性鼻塞或漸進性鼻塞;多伴有明顯的嗅覺減退、明顯的講話帶鼻音,或者引起頭痛。

  6、慢性乾燥性鼻炎:表現為鼻內發乾,鼻腔分泌物減少,發癢、灼熱感,常誘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覺一般不減退。

  鼻炎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去除病因。改善環境條件,降塵、降溫、通風等;避免高溫、乾燥,避免粉塵和有害物質吸入;加強個人保護,如戴口罩,沖洗鼻腔等措施。

  2、西藥治療

  1適當補充維生素:內服魚肝油丸,每次2丸,每日3次;維生素Bz,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維生素C,每次1克,每日3次;維生素K3每次2片,每日3次

  2洗鼻:鼻部可用如溫生理鹽水1%-3%碳酸氫鈉液灌洗,以清除鼻腔痂皮,保持鼻黏膜溼潤。

  3鼻內用藥:鼻內滴用生理鹽水、5%葡萄糖鹽水、25%葡萄糖甘油、複方薄荷油、液狀石蠟;或用無刺激性抗生素軟膏區域性塗布。

  黏膜淺糜爛、潰瘍或出血區可用10%~20%硝酸銀燒灼止血。

  注意:禁用鼻血管收縮藥。

  3、中藥治療

  1燥邪傷鼻證:治宜清燥宣肺,養陰生津。方用清燥救肺湯。

  2陰虛鼻竅失濡證:治宜養陰潤燥,活血固肺。方用百合固金湯。

  3氣虛鼻竅失養證:治宜健脾益氣,升清潤燥。方用-補中益氣湯。

  4脾胃鬱熱證:治宜清解肺胃,生津潤燥。方用加味升葛湯。

  鼻炎並非小事,所以不能置之不理,如果鼻炎久治不愈惡化,往往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嚴重者還可以引起腦梗塞、高血壓、突發性心臟病等問題,更有甚者還有惡化的可能。

  1、如果兒童慢性鼻炎的治療不及時,要考慮有沒有出現併發症。兒童鼻炎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腺樣體炎、中耳炎、鼻竇炎、咽炎和支氣管炎。由於兒童鼻炎時鼻腔炎性刺激容易引起兒童急性腺樣體炎,長期炎性刺激又會導致腺樣體肥大;鼻腔借鼻竇開口和咽鼓管分別與鼻竇及中耳道相通

  2、手術療法:因為鼻腔解剖結構異常而造成鼻腔通氣欠佳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鼻息肉等,需要手術治療來改善症狀,如鼻中隔偏曲矯正術、下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骨折外移術、鼻內鏡下微波射頻消融術治療、鼻息肉摘除、鼻竇開放術等,均能有效緩解相關鼻塞、流涕、鼻癢等症狀。

  3、內服藥物治療:通過藥物內服進入胃腸消化吸收,藥效分散,往往見效緩慢,治療週期漫長,花費大,而且藥物殘渣滯留體內,對肝、腎等臟腑危害極大;這種鼻炎的治療較為傳統。

  避免與變應原接觸:找出致病的變應原後,應設法避免接觸或食用,如撤掉地毯、不穿羽絨服或鋪墊羽絨褥子等。但也有些變應原不易避免,如花粉季節飄散於空中的大量花粉,常年存在於室內的塵蟎、真菌等。

  免疫療法:亦稱特異性脫敏療法,用相應的變應原浸液,以低濃度開始少量皮下注射,逐漸增加濃度和劑量,經數月治療後可改為維持量,經此法治療的病人體內產生大量特IgG封閉抗體,可陰斷變應原與IgE抗體結合,降低介質細胞敏感性,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目前該療法存在以下問題:

  1變應原浸液包含成分複雜,包括變應原、非過敏性和毒性蛋白及其他成分。患者對生活中的過敏原多種多樣,所以此類治療只對有明確過敏原如花粉塵蟎等有效,難以解決所有過敏原問題。

  2由於過敏原浸液難以標準化,使用中很難確定有效的治療劑量,低劑量無效,而劑量過高又可能引起患者不能接受的全身反應,長期使用易導致嚴重的IgE介導的過敏反應,甚至帶來生命危險,國外學者Bernstein統計出在1990-2001年這12年間,北美地區共有41人死於免疫治療和面板試驗,出現致死性不良反應的機率為1/2540000注射人次,在家中和不具備搶救條件的非正規醫療場所進行免疫治療是危險的。因此,過敏性鼻炎患者儘量採用其他療法,慎用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