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兒童弱視治療方法介紹

  一旦發現孩子患有弱視,首先應散瞳驗光,瞭解屈光狀態,配戴合適的眼鏡,先矯正其遠視、近視或散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弱視治療方法

  一、遮蓋療法

  遮蓋療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視治療方法,它是治療兒童弱視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短小遮蓋法

  適用於弱視眼視力已恢復正常但仍低於健眼者,為鞏固療效,可在做作業或看書時遮蓋健眼,平時不遮蓋。

  2、單眼嚴格遮蓋法

  適用於屈光參差性弱視和斜視性弱視患兒。這類患兒往往一眼視力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較深,視力較差。方法為:用黑布眼罩嚴密遮蓋視力比較好的眼,強迫弱視眼看東西,使其受到刺激鍛鍊,逐漸消除抑制,使視力提高,對於3歲以下的弱視患兒,可連續遮蓋3天后,放開1天。3歲以上患兒可連續遮蓋3一5天,放開1天。在治療過程中,應當檢查弱視眼視力變化情況,每半月複查一次視力,同時要注意健眼視力,防止發生因遮蓋而引起的視力減退。

  3、雙眼交替遮蓋法

  適用於屈光不正性弱視和單眼斜視性弱視。如果弱視雙眼視力相等,可採用雙眼等量交替遮蓋,左右眼分別遮蓋3天;如果雙眼視力有差異,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4:l或5:1的方法,即遮蓋視力較好的眼4天,然後改遮蓋視力較差的眼1天,使視力差的眼更多地看東西得以鍛鍊,促使視力提高快些,以求達到雙眼視力平衡上升的目的。

  4、半遮蓋法

  適用於弱視眼視力上升到0.7以上的患兒。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蓋健眼,人為地造成健眼視力低於弱視眼,使弱視眼有更多的機會看東西,有利於雙眼視功能的建立與完善。

  二、精細目力訓練

  是對於弱視眼的一種特別應用鍛鍊,有利於視覺發育和提高視力。精細目力訓練方法很多,應根據弱視患兒的年齡、智力和視力等情況選用,也可經常變更訓練方法,例如:用紅絲線穿縫針,縫針大小可根據視力情況決定。也可練習刺繡、描圖、繪畫、書法等。精細目力訓練必須使用弱視眼,每天1次,每次10~15分鐘。精細目力訓練是兒童弱視治療成功的重要環節,家長要重視這種簡便易行的訓練,常抓不懈。

  三、弱視治療儀

  如脈衝紅光療法,適用於各種弱視患兒,每天照射3次,每次15分鐘,3個月為一個療程。後像燈適用於非中心注視的弱視,主要缺點是療程長,每次治療時間長。

  四、綜合療法

  由於各種治療方法機理不盡相同,所以綜合療法比單一療法優越。一眼弱視患兒,首先常規遮蓋健眼,給弱視眼更多的注視鍛鍊,配合精細目力訓練、脈衝紅光刺激等。有偏心注視的弱視可選擇後像法等,經數月治療後如果弱視眼視力提高,可去醫院作進一步治療***如視力上升至0.6時可用固視機進行融合訓練***。

  總之,治療弱視年齡越小越好,最好在3--5歲以前進行。眾所周知,雙眼視覺發育1-2歲基本形成,所以3歲之前屬於視覺發育關鍵時期。大多數弱視患兒不能在3歲前被發現與治療。6一8歲發育基本趨於完善,如到10歲以後發現弱視再進行治療,效果基本無望。

  弱視的檢查專案

  1.視力檢查。

  2.外眼及眼底檢查。

  3.屈光檢查。

  4.斜視檢查。

  5.固視性質檢查。

  6.雙眼單視檢查。

  7.視網膜對應檢查。

  8.融合功能檢查。

  9.立體視覺檢查。

  弱視的病因

  1.斜視性弱視

  發生在單眼,患兒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常見於四歲以下發病的單眼恆定性斜視患兒,其由於大腦皮質主動抑制斜眼的視覺衝動,長期抑制形成弱視,視覺抑制和弱視只是量的差別,一般為斜眼注射時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視則為持續性視力減退。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產生的抑制越快,弱視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參差性弱視

  因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較高的一眼黃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兩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從而產生被動性抑制,兩眼屈光相併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較高常形成弱視和斜視。以至被動性和主動性抑制同時存在。弱視的深度不一定與屈光參差的度數有關,但與注視性質有關,旁中央注視者弱視程度較深,這類弱視的性質和斜視性弱視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臨床上有時也不易區分弱視是原發於屈光參差,還是繼發於斜視,此型如能早期發現,及時配戴眼鏡,可以預防。

  3.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眼性,發生在高度近視、近視及散光而未戴矯正眼鏡的兒童或成年人,多數近視在600度以上,遠視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雙眼視力相等或相似,並無雙眼物像融合機能障礙,故不引起黃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時配戴適當的眼鏡,視力可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