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腳氣病的原因是什麼

  通常都是聽說大人受到腳氣病的困擾,沒有聽說小孩子也會得腳氣病的。然而,事實證明,小兒也會得腳氣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寶寶有腳氣病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寶寶有腳氣病的原因

  腳氣病主要發生在以大米***尤其是精白米***為主食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主要是因為人體對維生素B1的攝入不足。

  比如,加工穀物過於精細;淘米過於反覆。如此這般,維生素B1並沒有經過消化道,而是直接進入了下水道。除此之外,烹調時間過長、在烹調中加入蘇打或其他鹼性物質都容易使硫胺素散失或被破壞;長期以米、面為主食而缺乏肉類、豆製品、水果、青菜者也容易患此病。

  嬰幼兒患腳氣病的人數較多,這是由於嬰幼兒生長髮育迅速,對維生素B1的需要量相應增多,再加上嬰幼兒的抵抗力較差,所以易患此病。如,當寶寶腹瀉、嘔吐時,由於消化道功能下降,對維生素B1的吸收就會受到影響;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熱,或機體受到病毒、細菌的感染或劇烈運動時,由於體內物質代謝旺盛,會增加對維生素B1的消耗,如果補充不足就易患病。

  另外,小寶寶多以母乳餵養為主,如果哺乳的媽媽維生素Bl攝入不足,也會導致該病的發生。維生素B1在母乳當中的含量較低,其含量是牛奶的 1/4。若母親飲食中沒有維生素B1,的成分,乳汁中的含量也就更少。

  小兒腳氣病的最主要表現並不在“腳”,而是全身各臟器都會受累。腳氣病出現的症狀有輕有重,多數患兒是輕型。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會繼續發展,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患有腳氣病的孩子,常有輕度腹瀉、聲音嘶啞、煩躁、夜間啼哭、吃奶無力、心跳快,甚至嗜睡、昏迷、抽筋等症狀,在其腳部略有浮腫,用手指壓迫時,即出現一個凹陷,壓力解除後,此凹陷還不能立即消失。

  寶寶有腳氣病的預防

  1、對於產米區及以米為主食者,強調食品種類多樣化及平衡膳食,肉類及豆製品為維生素B1的好來源,對孕媽媽和乳母尤為重要。

  2、嬰兒應及時新增輔食。

  每日維生素B1推薦攝入量嬰兒0.2~0.3毫克;兒童0.7~1.2毫克;孕媽媽和乳母1.5~1.8毫克。

  3、加強糧食加工的衛生監督和指導,防止穀物加工中維生素B1的過多耗損。

  寶寶有腳氣病的表現

  臨床嬰兒腳氣病多為急性發病,年長兒童慢性發病為主。

  主要變現為以下3個方面:

  1、消化道症狀:多見於嬰兒,如食慾減退、腹瀉、嘔吐、腹脹、便祕及肝腫大等。

  2、神經系統症狀:嬰兒可表現為神經麻痺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聲音嘶啞、啼哭無聲、眼臉下垂、頭頸後仰、手不能抓握、吮奶無力、各種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嗜睡、昏迷、抽搐而死亡。

  3、心血管系統症狀:嬰兒多表現為煩躁、氣促、面色蒼白、脣周發紺、咳嗽及面板紫色花紋。

  小嬰兒可因輕微感染而發生急性心力衰竭而迅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