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使用衛星通訊

  原因

  使用微波通訊需要建立中繼站,但地球上有些地方無法建立中繼站。而經衛星處理後的微波,最遠通訊距離可達13000千米,而且不受任何地形限制,一顆衛星發射的微波訊號,能夠覆蓋地球面積的40%,相當於在地面架設300多個微波中繼站,衛星覆蓋範圍內的任意兩點或多點均可實現衛星通訊,衛星通訊容量巨大,一顆通訊衛星可容納上萬路電話,也可進行多路電視通訊,還可進行資料、文字、影象和行動通訊,所以,人們要使用衛星進行通訊。

  分類

  衛星通訊新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例如甚小口徑天線地球站***VSAT***系統,中低軌道的移動衛星通訊系統等都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應用。衛星通訊也是未來全球資訊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覆蓋廣、通訊容量大。通訊距離遠、不受地理環境限制、質量優、經濟效益高等優點,1972年在中國首次應用,並迅速發展,與光纖通訊、數字微波通訊一起,成為中國當代遠距離通訊的支柱。

  衛星通訊由於它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具有靈活的可移動性,所以仍依它的優勢創新發展。但亦受到迅速發展的光纖通訊的挑戰,它比衛星通訊的容量大,傳輸速率高,有很多越洋通訊被海底光纜所替代,陸地幹線亦有類似情況。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衛星電視直播***DBs——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或DTH——Direct To Home***、衛星聲音廣播、衛星行動通訊以及衛星寬頻多媒體通訊成為新的四大發展潮流。

  結構組成

  衛星通訊系統包括通訊和保障通訊的全部裝置。一般由通訊衛星、通訊地球站、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和監控管理分系統等四部分組成。

  跟蹤遙測及指令分系統----主要負責對衛星進行跟蹤測量,控制其準確進入靜止軌道上的指定位置。待衛星正常執行後,要定期對衛星進行軌道位置修正和姿態保持。

  監控管理分系統----主要負責對定點的衛星在業務開通前、後進行通訊效能的檢測和控制,以保證正常通訊。

  通訊衛星----主要包括通訊系統、遙測指令裝置、控制系統和電源裝置等幾個部分。通訊衛星的主要作用就是中繼站。

  通訊地球站----通訊地球站是微波無線電收、發信站,使用者通過它接入衛星線路,進行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