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奮鬥故事

  成功就像茫茫海中的指南針,就像黑夜道路中的一站指條路明燈,就像賽跑時的號角,讓我為它去努力、去奮鬥、去實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1:

  提起臺灣首富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而在創業初期,他做的還只是賣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小小的嘉義已有米店近30家,競爭非常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只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裡承租一個很小的鋪面。他的米店開辦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裡,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剛開始,王永慶曾揹著米挨家挨戶去推銷,一天下來,人不僅累得夠嗆,效果也不太好。誰會去買一個小商販上門推銷的米呢?可怎樣才能開啟銷路呢?王永慶決定從每一粒米上開啟突破口。那時候的臺灣,農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由於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落後,很多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米里。人們在做飯之前,都要淘好幾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王永慶卻從這司空見慣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和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賣。一時間,小鎮上的主婦們都說,王永慶賣的米質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煩。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米店的生意日漸紅火起來。

  王永慶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還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時候,顧客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同樣大受歡迎。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專案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裡。如果米缸裡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淨,再把新米倒進去,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這樣,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便自己辦了個碾米廠,在最繁華熱鬧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做鋪面,裡間做碾米廠。

  就這樣,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不要以為創造就非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把一粒米這樣細小的工作做好同樣也是一種創造。

  2:

  十四歲那年,經歷家道中落、漂流異鄉、少年失學、父親過世等打擊,驟變的人生,迫使李嘉誠一夕間成長,也造就他今日企業領袖的特質。

  相同的,李嘉誠與“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都只有小學學歷。不同的是,李嘉誠的英文相當不錯。五十年前,他就拿本字典從閱讀華爾街上市公司的英文年報學做生意、訂閱英文《當代塑料》***Modern Plastics***及其它西方專門的塑料雜誌,掌握全球塑料潮流。以至於他現在能統領五十五國的投資事業,旗下的總經理盡是各國籍人士。而且,中文古書涉獵不少,從曾國藩家書、《論語》、《老子》……一個十二歲就被迫中斷正統學校教育的人,如何在六十多年未間斷的自學紀律下,擁有不同格局的學識?李嘉誠對於——“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深信不疑,他的財富因此而來,他的人生因此而不同,他是一個知識主義者。

  若非二次世界大戰,故鄉廣東潮州被日本轟炸機侵襲,他不該只有小學學歷,他們一家不需要倉皇逃到香港,變成難民。他出生於書香門第,成長於戰亂的大時代。他的父親尚未逃難至香港前,是一位小學校長。他的爺爺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因此他有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跨海留洋取得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雖沒有商業傳統,但以知識分子的身分,受人敬重。家學淵源,加上過目不忘的天資,李嘉誠取得優異學歷並非難事。二次世界大戰,改寫了千萬人的命運,像強烈龍捲風般,把家族、個人,從原本賴以為生之地,狠狠的拔起來,旋轉蹂躪後,拋向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任憑死活。李嘉誠是其中之一。

  全家逃難至香港……十二歲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

  1940年秋天,一個天未亮的凌晨,李嘉誠一家六口,開始長程遷徙。他們翻越山區,從梅縣、惠州、鯊魚湧、到深圳,小心翼翼避開日軍佔領之地。七天後,在黑夜裡抵達香港,投靠舅父。香港,是迥然不同的世界。

  蜂擁而至的難民潮從中國逃至香港,李嘉誠一家人卑微如螻蟻。兵荒馬亂,小學校長是沒有價值的經歷,他的父親棲居在妻舅的鐘錶行中,十二歲的李嘉誠也無法升學,必須擔任小學徒。白天,他們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必須搬開傢俱與其它夥計挨著入睡。

  在潮州雖不頂富裕但受人尊敬的生涯,徹底過去了。“那時我十二歲,對香港、對人生,有非常多幻想。但到埠之後,很短的時間內,看到人情冷暖,差異是這麼大,心裡很難過。那時候,可說是一夕成長。”李嘉誠回憶。

  1941年日本攻佔香港,更使李嘉誠一家人在香港無立錐處,母親只好帶著弟妹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一個家被迫拆兩地,更沒想到的是,貧困抑鬱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小小李嘉誠感到自己“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一個月工資只有港幣二十元,要扛起一切。獨力照顧父親大半年,這年秋天,父親難敵肺結核而逝。母親與弟妹遠在潮州,沒有其它親人來送別,十四歲的他,獨自面對父親的死亡與埋葬。

  十四歲,歷經家道中落、漂流異鄉、少年失學、父親過世,迫使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壓縮成長。他日後領袖格局的養成,就在這一年的鉅變中。

  孤處異鄉,不懈自學……從一本舊辭海、一本破教科書開始。

  孤處異鄉,他不懈自學。“別人是自學,我是“搶學”,搶時間自學。一本舊辭海,一本老師版的教科書,自己自修。”拿起破舊的教科書,他既是學生,也是老師。無數昏黃燈光的夜裡,他摸索教學、出題、答案的邏輯,尋找每個篇章的關鍵詞句,模擬師生對話,自問自答。直到現在,他還保持這樣的習慣。“孤獨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獨處時,他腦海會開始做思想的掙扎,會不斷自己拋問題、自己回答。”他的一位友人說。

  他自律驚人,除了《三國志》與《水滸傳》,不看小說,不看“沒有用”的書。他沒有權利娛樂,渴求知識。沒有學歷、人脈、資金,想出人頭地,自學是他唯一武器。“沒有上學對他來說是正面的,因為“不足感”纏繞在心裡,他害怕自己不足,所以學習能力特別高。”李嘉誠友人評論。

  命運剝奪他的,他要靠自己搶回來。

  二次世界大戰初結束後的某天,他的工廠老闆亟需發信,偏偏他的書記請病假,老闆就問:“這裡面哪個人比較會寫信、字寫得好一點的?”驟然間,四、五個職員都指向李嘉誠。“叫他寫,他每天都念書寫字。”老闆望向這未滿十七歲的孩子,疑惑的問:“你真的懂嗎?”他說:“我可以試試。你心想說什麼,你講我來寫。”當場他立即動手,寫了好幾封信。

  雜役小工嶄露頭角……幫老闆寫信獲拔擢,十八歲升到經理。信發出後,老闆的朋友讚不絕口,紛紛問他:“你這位先生是什麼時候請的?比原本的要好。”這件事,讓老闆對李嘉誠另眼相待,很快的把他從做雜役的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管理名錶、錶帶等昂貴的貨物進出。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李嘉誠回憶這段往事:“如果沒有一點文學底子,寫信慢,也未必通順,後來也得不到那個職務。這個職務讓我懂得貨品的進出、價格、懂得管理貨品。”其後,李嘉誠從貨倉管理員,轉為走街的推銷員,因為業績亮麗,十八歲,他晉升為經理,十九歲升為總經理,管兩百名工人及二十名寫字樓職員,薪水則從港幣五十元倍增至超出家中所需許多。

  雖然初中僅讀了初階英文就中斷,但他卻訂閱《當代塑料》等英文塑料專門雜誌,苦學查辭典,不讓自己與世界塑料潮流脫節。

  知識,改變命運……訂閱英文塑料雜誌,嗅到創業機會。

  1949年中國政權轉變,李嘉誠服務的公司最大業務物件是來自中國內地的顧客,生意一下子跌至零數,他的老闆決定將這間工廠結束。長期閱讀《當代塑料》,早已讓他掌握趨勢,看到塑料時代即將到來。超越香港本地的視野,他估計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邁向新一輪的經濟復甦以及人口成長,勢必將使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一步步擴大。所以當老闆結束工廠業務時,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將積蓄連同舅父借款共港幣五萬元,開設“長江塑料廠”。

  取名“長江”,有自我警惕的作用。根據李嘉誠自剖,他本性好勝,日本統治香港時,街上行人少,幹諾道、德輔道、皇后大道中,行人沒幾個。十二、三歲的他,只要看到行人就想超越,養成後來走路比人快的習慣,“這是我好勝習慣使然,”他坦言。其後數年,他艱苦自學,雖然表面看起來,他是削瘦、安靜、孤獨、不與人同餐也不與人同遊的古怪少年,但他觀察別人,心裡知道,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知識已經超越同齡者,這也讓他內心隱隱感到驕傲。但他提醒自己,驕傲必帶來失敗,因此他以“長江”為名,告誡自己,要如長江匯聚百川,才能細水長流。

  1950年5月1日,沒有鮮花、鞭炮、來賓祝賀,長江塑料廠在西環,一個一百多平方米***約三十三坪***的簡陋工廠裡開張了,還差三個月才滿二十二歲的李嘉誠,自信滿滿的對著二十幾名員工演講,宣告正式開張:“我們公司雖小,但我懂得這一行,人家懂的,我們懂更多,我們懂的,人家未必懂。一路一路,我們一定會擴大,會一路變好,你們的收入,也會一路變好!”

  當年的長江塑料廠,只是香港上千間塑料廠中,毫不起眼的一個。其後,他利用專業雜誌與書籍學來的知識,動手改裝機器模具,一路超越競爭對手,1956年,他已經是香港最大的塑料花出口廠,被封為“塑料花大王”。

  隔年,他開始將部分資金投資華爾街上市公司股票,做引擎的、軍火的、潛艇的,一點一點買進。他從不按直覺投資,而是仔細研讀他們的財報,研究他們的商業規則。華爾街財報是他的英文老師、商業教練、也是他的私人投資獲利來源。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李嘉誠對《商業週刊》編輯團隊強調。去年,他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提出“成功領袖必備條件”,特別強調領袖必須善用知識:“經濟的競爭,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戰爭;知識的創造與應用,是企業成敗的關鍵。”

  在今年三月《富比世》富豪排行前兩百名的十二位華人富豪***見下頁表***中,論學歷、論創業資源,就屬李嘉誠最慘;但李嘉誠登上華人首富,證明學歷高低與成就並無絕對關係。當我們問他,是否同意“學歷無用”?他立刻回答:“不!不!這是非常艱難的,事倍卻功半。但是,我學到的東西,終身不忘。”

  另一方面,自學經驗也讓他不迷信專家與學歷。“老實說,我對許多人云亦云的表面專家所做的分析,是“尊敬有加,心裡有數”。說得俗一點,有時大家方向都正確,耍的卻是花拳繡腿,姿勢又不對。”他曾私下聊起MBA***企管碩士***,說不少MBA是“姿勢漂亮,但使不出力。”

  “其實也幸運,如果我家裡情況好,順利唸完大學,也不見得有什麼大出息。”當他經濟能力大幅改善後,他終於解禁去看戲,“我小時候喜歡漂亮的東西,喜歡花、唱歌、唱曲。後來去看,高高興興的,不會迷惘。如果,我沒有經過那些困難,我一定會沉迷。”

  夜闌人靜時,他腦海經常浮現,十二歲至十七歲,人生最困難這段期間,鄰居女孩們穿漂亮制服上英文學校、學琴、學舞的身影,他曾多麼羨慕她們呀!他也曾設想,如果自己一路順利升學,現在,應該是位成功的醫生。

  六十年從不間斷……睡前看書、對著電視學英文。

  人生的幸與不幸,一時半刻很難看得清。“憂患不一定帶來智慧,但會擴大人的體驗,令我們審慎克誑。考驗式的經歷,也讓我們超越既定觀念與偏見的束縛。”李嘉誠對本刊編輯團隊說。

  六十年後的今天,他仍自學不輟,回家仍必做兩項功課,一項是晚飯後,看電視學英文,一項是就寢前的閱讀。“非專業書籍,我抓重點看;如果跟我公司的專業有關,就算再難看,我也會把它看完。”

  一本靛藍色麻布仿古封面的演辭集,上刻六個銀白色楷體字——“知識改變命運”。這本書,收納李嘉誠歷年重要演講與文章,也為他的人生下了腳註。乍看淡然無味的六個字,卻讓他從當年逃難、失學的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而後成就前所未有的華商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