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是怎麼形成的

  下雪,是大氣固態降水中的一種最廣泛、最普遍、最主要的形式。在地球上,水是不斷迴圈運動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熱蒸發到天空,這些水汽又隨著風運動到別的地方,當它們遇到冷空氣,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下雪時怎麼形成的吧。

  雪的形成:

  在天空中運動的水汽怎樣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溫度低於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結晶,形成降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個條件是水汽飽和。空氣在某一個溫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飽和水汽量。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叫做露點。飽和的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的溫度時,空氣裡就有多餘的水汽變成水滴或冰晶。因為冰面飽和水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長所要求的水汽飽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說,水滴必須在相對溼度***相對溼度是指空氣中的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下空氣的飽和水汽壓的比值***不小於100%時才能增長;而冰晶呢,往往相對溼度不足100%時也能增長。例如,空氣溫度為-20℃時,相對溼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長了。氣溫越低,冰晶增長所需要的溼度越小。因此,在高空低溫環境裡,冰晶比水滴更容易產生。

  另一個條件是空氣裡必須有凝結核。有人做過試驗,如果沒有凝結核,空氣裡的水汽,過飽和到相對溼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但這樣大的過飽和現象在自然大氣裡是不會存在的。所以沒有凝結核的話,我們地球上就很難能見到雨雪。凝結核是一些懸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體微粒。最理想的凝結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強的物質微粒。比如說海鹽、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學物質的微粒。所以我們有時才會見到天空中有云,卻不見降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採用人工降雪。

  雪天的保養事項:

  注意之一:防不當的禦寒方式。

  防不當的禦寒方式。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在出入室內外溫差較大的環境時,必須注意及時添減衣物。下雪天,不能為追求時尚,露腿或穿著單薄。同時注意飲食清淡,不要一次食用過多的涼性食物,防止急性胃腸炎發生。

  注意之二: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

  防止感染呼吸道疾病。冬春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應該適當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注意防寒保暖,室內保持經常通風。

  注意之三: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潰瘍。

  防止胃出血及消化道潰瘍。寒冷容易引發胃出血及消化道潰瘍,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該以溫軟素淡、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菸戒酒,還可以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注意之四:防止出現煤氣中毒。

  防止出現煤氣中毒。冬季寒冷,煤氣使用、煤爐取暖,家庭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風。注意取暖裝置的安全性,記得經常排氣通風,謹防廢氣積聚。

  注意之五:防止意外跌倒。

  防止意外跌倒。雨雪天氣造成路面溼滑,因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

  注意之六:預防呼吸系統疾病

  天氣變冷後,最先經受考驗的要數呼吸系統。平時不注意鍛鍊,再加上封閉的室內空氣不經常與外面流通,很有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