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解體的原因

  關於蘇聯解體問題的研究,各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比較重要的幾點原因:


蘇聯解體

  西方關於蘇聯解體的主流觀點有兩種:一是,蘇聯經濟體制在長時期的執行中被證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經濟內在的矛盾導致經濟崩潰,別無選擇,只有建立資本主義;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爾巴喬夫實行言論自由、自由選舉,蘇聯人民就利用新獲得的權利,廢除社會主義,建立資本主義。這種主流觀點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在一個大國作了長時間的嘗試後,失敗了。我花了1991-1996年6年的時間研究蘇聯解體的原因。這期間,我與前蘇聯的高階官員、政治家、企業家會過面。對20年代以來,直到解體的蘇聯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證明,西方的這些主流觀點與事實不符。

  關於蘇聯經濟崩潰的原因說。1928-1975年,蘇聯經歷了快速增長的時期,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據西方估計,1928-1940年,蘇聯年均增長5.8%,這在當時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蘇聯實現了工業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國的發展速度快,這期間蘇聯的年平均增長率是4.8%,而美國只有3.3%,這可是西方的資料呵。同期,東歐也比西歐快。1975年後,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術進步放慢了,這時的增長率比美國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長率,沒有出現負增長,不能叫做經濟崩潰。這時的消費水平比生產增長還快。這時葉利欽就使計劃經濟解體。因此,從1990年開始就出現了經濟絕對下降。1991年計劃經濟不再起作用。葉利欽不向中央納稅。蘇聯的計劃經濟不是由於自身的原因而崩潰,而是由葉利欽從政治上解除的。蘇聯解體後,經濟才崩潰。

  再看西方的第二個主流觀點,即政治上的原因。蘇聯曾搞過許多民意測驗。民意測驗表明,贊成搞資本主義的只佔5-20%,1991年5月進行的、由美國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測驗,在蘇聯的歐洲部分進行。抽樣人口中,10%贊成改革前的社會主義;36%贊成更多民主的社會主義;23%贊成瑞典式的社會主義;只有17%贊成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這恰恰是葉利欽在1992年以後建立的。因此,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自由市場資本主義是蘇聯人民的意願。在是否保留蘇聯的投票中,大多數也是贊成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