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溺愛是軟暴力的原因

  溺愛是照顧者和兒童之間關係的一種特徵。照顧者***通常是母親***庇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作出獨立行動的努力。跟過分愛護意思相近。


溺愛

  

  為什麼說溺愛是軟暴力?因為溺愛是一種權利的剝奪,是對兒童成長的隨意扭曲。教育家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就應當教兒童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兒童自己想。他還提出“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

  如何防止 
     1.對孩子愛的表達要適可而止,不要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都圍著孩子轉,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必須以他為先。家長們要試著把關注的重心從孩子身上挪開,分散到其他人和事情上。

  2.很多家庭因為工作的關係,往往會把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交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來帶。隔代的這種撫養,往往會造成更多的溺愛成分,一般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比起由父母從小帶大的孩子要更加嬌生慣養。因此在孩子會記事之前,要儘早將他們帶到自己身邊。

  3.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家長們要硬起心腸說不。如果因為害怕孩子無休止的哭鬧而一次次地妥協,孩子就會慢慢知道父母的軟肋,今後再想要教育孩子就會很困難。只要在一開始就採取果斷的態度,就能夠避免放任孩子一直耍無賴。

  4.孩子漸漸長大,家長們就要學著放手,讓孩子獨立自理。從學會自己穿衣、吃飯、洗漱,到幫助家裡打掃衛生、燒菜洗碗、洗衣服,只要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就讓他們去做。不要事事都包辦,不然的話孩子永遠也不會成長成熟,而且會很懶惰。

  5.不要像母雞一樣護著小雞,這樣的孩子只會一味躲在家裡,根本沒辦法獨立生存。要勇於把孩子推出大人的庇護,讓他們走出家門,多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尤其是夏令營之類的,能夠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