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怎麼引起的

  腰疼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有什麼原因會引起腰疼呢?腰疼了怎麼才能緩解?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女性為什麼會腰疼

  1、腎虛腰痛

  腎虛腰痛是女性中最常見的腰痛。它的痛感為整個腰部綿綿作痛、隱痛,痠軟無力。勞累或房事後加重。

  中醫理論中,腰為腎之腑,主生殖和女性月經。最常見的是腎陽虛引起的腰痛,腰部冷痛,腰膝痠軟無力。女性每月失血過多,同時肩負孕育、生產,都會損傷腎氣。生育過孩子以及反覆人工流產的女性比較容易出現此類腰痛。

  2、寒溼性腰痛

  主要是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痛感為區域性***腰部偏上***疼痛,表現為冷痛,陰雨天加重。

  3、血淤性腰痛

  腰肌勞損或扭傷引起區域性淤血以及氣血執行不暢,這種腰痛也比較常見,痛感表現為區域性刺痛和針扎痛。

  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腎結石、腎炎,特別是電腦族。器質性疾病引起的腰痛持續時間會比較長,早期與血淤性腰痛不好區分,應該進行檢查。

  4、盆腔等炎症引起的腰痛

  這種腰痛與男性腰痛完全不同,是育齡期女性較常見的腰痛。盆腔炎和宮頸炎引起的腰痛,臨床上比較常見。痛感為腰底部酸困疼痛,伴有小腹墜疼、白帶增多。

  女性發生腰痛現象很常見。給自己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如果你有腰痛現象,一定不可忽略,要早早查明根源,加以治療。尤其文中提到的幾個主要原因,要更加重視。

  男人腰痛是什麼病

  腰痛是臨床非常容易發生的病痛,是腰部疼痛的現象,具體表現為腰一側或兩側疼痛。從中醫角度分析,引起腰痛的原因為寒溼,溼熱、先天不足或腎虛等。那麼男人腰痛是什麼病呢,主要有以下幾種:

  1、腎虛結核

  腎虛、腎結核的症狀除了腰痛外,還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慾不振、骨骼關節疼痛、腰膝痠軟、不耐疲勞、乏力等。腎虛的症狀在泌尿方面表現為:尿頻,尿等待,小便清長等症狀。腎結核有血尿者佔90%以上,特點是尿急、尿頻、尿血、腰痛逐漸加重。急性腎小球腎炎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發病前一週患扁桃體炎。

  2、泌尿系統

  腰痛以急慢性腎盂腎炎所致者為多,表現為腰部脹痛。除泌尿系統感染外,泌尿繫結石、結核等疾患,亦會引起腰痛。泌尿系統結石特點是血尿伴腎絞痛,或有排尿中斷、排尿困難、尿血、腰痛等症狀。盂腎炎血尿伴尿痛、尿血、尿頻、腰痛、發燒。腎及尿路損傷多有腰部或腹部外傷史,如挫傷、撞傷、摔傷等。

  3、腰肌勞損

  男人腰痛還可能是腰肌勞損引起的,由於持續站立,腰部肌腱、韌帶伸展能力減弱,區域性可積聚過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謝,也可導致腰肌勞損而引起的腰痛。經常背重物,腰部負擔過重,易發生脊椎側彎,造成腰肌勞損而出現腰痛。

  4、性愛不當

  性生活中未能盡興導致神經性腰痛。性生活忽然中斷導致生理性腰痛。性生活過於頻繁也會導致勞損性腰痛。所以,伴侶雙方要進行交流溝通,加強性前、性後戲,性愛應該視身體情況量力而為。

  5、前列腺炎

  男人腰痛也有可能是疾病所引起的,最輕易讓人們忽視的就是前列腺炎了,患有前列腺炎的男性的疼痛並不侷限於尿道和會陰部位,還會像其他四周的部位放射,而腰痛就是最為常見的。但是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腰痛多是在下腰部,與腰肌勞損、肌筋膜炎等是有區別的,後者主要是在系皮帶處四周,比前列腺炎引起的腰痛的位置要高。

  6、腎積水

  腎積水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由於輸尿管結石、腫瘤、先天性疾患等各種原因導致輸尿管梗阻,使尿液不能順利排到膀胱而引起的腎臟病理改變。腎積水對一般老百姓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臨床上並不少見,腎積水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時可以引起腎功能衰竭,甚至導致腎切除。

  如果感覺自己腰部發酸、脹痛,特別是一側腰部脹痛時,要特別警惕,這可能是腎積水的早期表現。如果是因為受涼或者勞累過度引起腰痛,一般是雙側腰部不適,而不是單側。

  如果發現自己尿液性狀發生改變,比如尿色發紅、發暗,或者呈醬油色等,可能是輸尿管結石、腫瘤引起出血導致的,這時可能也存在腎積水。

  養腰護腰怎麼做

  1.腰部肌肉要鍛鍊

  倒走、瑜伽、慢跑、拉雙槓等都可以鍛鍊腰部肌肉,同時,還可以常扭腰、睡前在床上做“燕子飛”運動。對於久坐的上班族來說,可以每天每隔段時間做擴胸運動***此時,雙肘要放平***,以及向後仰腰、向上牽拉等。

  2.四季保暖

  女性應時刻注意腰部保暖。如經期、坐月子期間要穿長衣服保護腰部,以免腰部受寒。

  3.調補腎陰

  如果月經量過多,經常腰部冷痛、性慾冷淡,應該及時調養腎臟,女性應該多補腎陰,增強抵抗能力。可多食用一些補腎的食物,如枸杞、山藥、桂圓、核桃。還可吃一些中成藥等

  4.床墊厚度適中

  腰部有一個生理曲度,床墊可適當加厚,中度硬度即可,從而讓腰肌充分休息。

  另外,不要穿太高的鞋,否則容易增加腰部的勞累感,長期站立、行走者儘量少穿高跟鞋。同時,生理期、哺乳期儘量不穿低腰褲。